天文新聞

谷歌月球X大獎延長完成期限至2017年底

谷歌月球X大獎比賽示意圖
谷歌在2007年推出月球X大獎(Google Lunar X Prize),目的主要是鼓勵全球的私人太空探索團隊,提供可行的登月計劃,獎金總額大約在三千萬美元。比賽要求派遣無人太空船登月,並且要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行駛至少500米,登月後太空船但需要兩次成功對地球進行傳輸數據,原本定於​​2015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目前有大約20隊表示會參加比賽。但實際情況是,各參賽者無一有可能在限期前發射太空船升空,故此谷歌決定將比賽期限延長至2017年底。

【圖、文:節譯自谷歌月球X大獎網頁及互聯網新聞報導】

丹麥工程師團隊籌集資金向月球發射火箭

Moonspike計劃發射到月球的微型衛星
一組來自丹麥的工程師團隊上星期四(10月1日)發起了一項名為Moonspike的計劃,在眾籌網頁(Kickstarter)上向公眾籌集六十萬英鎊(712萬港幣;584萬人民幣;2,985萬新台幣),製造及發射一支三節,重22公噸的火箭前往月球。火箭搭載一顆微型衛星,以每秒12公里速度飛向月球。

計劃始創人之一是丹麥工程師克里斯蒂安·馮·賓臣(Kristian von Bengtson),他曾在美國太空總署和歐洲太空總署工作多年,直接參與三枚火箭的硏製和發射工作,有非常豐富的經驗。

【圖、文:節譯自Moonspike網頁】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gc_VLpXTFM

歐洲太空總署發佈月球北極地區高清照片

月球北極地區高清照片
歐洲太空總署發佈由先進技術研究的小型任務(Small Missions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Technology,簡稱 SMART)-1號衛星,在2004至2006年期間,拍攝月球北極地區高清照片。

SMART-1是歐洲太空總署一個藉助太陽能離子推進器進入月球軌道的環月人造衛星,該探測器由瑞典負責設計,於2003年9月27日發射升空。SMART-1是歐洲第一個飛向月球的太空船,它在2006年9月3日成功撞擊月球表面,完成任務。

【圖、文:節譯自歐洲太空總署網頁】

日本和加拿大科學家因發現中微子振盪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梶田隆章(左)亞瑟·麥當勞(右)
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由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當勞(Arthur B. McDonald),因「發現了中微子震盪,證明了中微子具有質量」共同榮獲該獎項。

梶田隆章,日本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現任東京大學宇宙線研究所所長、同研究所附屬宇宙中微子觀測信息融合中心負責人。

阿瑟·麥當勞,加拿大物理學家、薩德伯里(Sudbury)中微子天文台研究所主任。女王大學戈登和帕特里夏灰色粒子天體物理主席(Gordon and Patricia Gray Chair in Particle Astrophysics)。

中微子振盪(Neutrino oscillation)是一個量子力學現象。理論物理學家布魯諾·龐蒂科夫(Bruno Pontecorvo)在1957年首先提出此猜想,他認為特定味的某一中微子可以轉化為不同的味。所探測到的中微子可能處於哪個味要由傳播中不斷改變的波形決定。中微子振盪無論對理論物理還是實驗物理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因為這意味着中微子具有質量,這與原始的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不相吻合。

美國科學家發現觀測到的中微子流量與標準太陽模型預測的不符(太陽中微子問題)。這是實驗中人們第一次觀測到和中微子振盪有關的現象。隨後,更多基於使用放射性元素和水切連科夫(water Cherenkov)放射探測器的實驗證實了同樣的現象。直到2001年加拿大薩德伯里中微子天文台的測量結果發表,人們才能夠充分的證實這數量上的不符是由中微子振盪引起的。

【圖:諾貝爾獎機構;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及維基百科;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國際天文聯會確認合肥十歲小學生發現超新星

合肥市小學五年級學生廖家銘
合肥市安慶路第三小學一位五年級學生廖家銘,通過新疆南山縣星明天文台的望遠鏡,發現鹿豹座PGC 16301星系有一顆超新星,雲南天文台通過高美古2.4米望遠鏡拍攝及分析光譜證實是超新星,並得到國際天文聯會確認,令十歲的廖家銘,成為全球年紀最小發現超新星的人。

廖家銘今年8月初加入了星明天文台「公衆超新星搜尋」項目,這是由星明天文台和中國虛擬天文台(China Virtual Observatory)合作,開展的面向普通大衆的宇宙新天體搜尋項目之一。全國各地數以百計的業餘天文愛好者,在這裏每天對着電腦中的黑白天區圖片找不同的地方,以便發現宇宙幾千萬年乃至幾億年前的某次超新星爆炸。廖家銘雖然加入計劃才一個多月,但已經在該搜尋項目排名第一,共對比了7,701張圖片。

經過測算,這顆超新星,位置處於赤經4時54分44秒,赤緯+69度43分7.5秒,位於鹿豹座PGC 16301星系。距離地球距離為2.2億光年。

【圖、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中國兩個地區獲得小行星命名

國家天文台阿里觀測站和阿里天文台
國際天文聯會批准由北京天文台和鹿林天文台發現的兩顆小行星以中國兩個地區命名,它們分別是:

15001 Fuzhou 福州;福州簡稱「榕」,是福建省省會,別名「榕城」,「三山」等。它不僅是一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還是一個擁有超過七百萬人口的現代化都市。亦是多位知名天文學家的故鄉。

432101 Ngari 阿里;阿里地區(藏語拼音 Nagri Sanal 有時候拼寫作 Ali),它是中國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區級行政區別,擁有獨特的高原自然風貌,其大部分地區的海拔超過4,500米,被稱為「世界屋脊的屋脊」。

【圖:中國國家天文台;文:林景明節譯自國際天文聯會小行星通告】

俄羅斯展示設計探索火星用的太空衣

俄羅斯展示設計探索火星用的太空衣
俄羅斯表示已經完成設計探索火星用的太空衣,採用特殊不含鉛組件達到輻射防護的功能。

俄羅斯、美國和其它一些國家的設計師在發展火星上穿著的太空衣方面分開兩類,其中一類是內有空氣和壓力,令太空人可以在外太空的真空狀態下進行太空漫步;另外一類是建基於高空飛行用緊身的太空衣,可以在火星基地保護室內使用。

火星的表面上,存在用硬輻射的問題,俄羅斯的工程師不斷從輻射防護的角度來設計新一代載人太空船。

【圖、文:節譯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新研發的電腦模型可以探測外星生命擴散模式

銀河系生命的綠洲會重複擴散
美國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華裔天文學家林亨利(Henry Lin 譯音),以生源說(Biogenesis)理論為基礎,研發出一種新電腦模型,用來探測外星生命在行星間的播種模式,並將這種擴散比作地球上的流行病傳播。該電腦模型可以用來探測外星生命的特徵,並可以追蹤到這種生命擴散情況。

生源說是指是主張生物體只能來源於先存的另一個生命的理論,在19世紀70年代科學家提出的猜測地球生命來自太空的學說,認為外星細菌可搭乘彗星或者流星從一個行星運行到另一個行星。舉個例子,諸如極端微生物的生命,可以在極其嚴酷的太空環境中生存下來,在存有生命的小行星和行星相互碰撞後,被行星碎片挾帶著彈射到太空中。在與其它行星發生碰撞前,這些處於休眠狀態的微生物可以在穿越太空的長途旅行中倖存下來。

林亨利認為銀河系中存在一個晶格(lattice),生命依附在這個晶格上並進行擴散,基於這個理論他創建了一個模型,並假設一顆活行星上的生命種子會朝四面八方擴散。一旦一顆種子抵達一個繞鄰近恆星旋轉的宜居行星,它就會在那裡生根。最後,這種擴散過程會不斷重複,生命的種子就會擴散到鄰近恆星,進而進入星系或者宇宙。這有點類似地球上的流行病傳播。隨著時間的轉移,這種擴散過程的結果就像是星系中點綴著帶有生命的綠洲,形成一幅天文學家可以識別的特徵圖。生命形態群就像煮沸開水中的氣泡一樣,會不斷生長並重疊。生命可以在寄居星之間擴散,其模式有點類似瘟疫爆發,銀河系就是這樣被大量生命感染。

【圖、文:節譯自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新聞公佈】

天文學家發現一種新的方式測量脈衝星的質量

畫家筆下環繞脈衝星的磁場
英國修咸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數學科學系華裔研究人員Ho, Wynn C.G.博士開發出一種用於測量脈衝星的質量的新方法。他利用核物理學的原則,而不是重力,測量出脈衝星的質量,這個突破,有可能徹底改變計算這種天體的方式。

他使用新的無線電和X射線數據,開發可用於測量脈衝星質量出現干擾(glitch)的新型數學模型。這個方法依賴超流體(superfluid)特性,脈衝星的干擾數量、大小和頻率取決於星內超流體中渦流的流動性,通過結合所涉及的核物理觀測訊息,就可以確定恆星的質量。

【圖、文:節譯自修咸頓大學新聞公佈】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