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邵逸夫天文學獎得奬天文學家涉性騷擾被逼辭去大學教職

傑弗里·馬西教授
因為系外行星研究貢獻獲得2005年邵逸夫天文學獎的六十一歲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傑弗里·馬西(Geoffrey Marcy)教授,涉嫌於2001至2010年間多次性騷擾女學生,星期三(10月14日)被逼辭去大學教職。上星期六(10月10日),馬西在加州大學天文學系網站上對他的行為公開道歉。

傑弗里·馬西以太陽系外行星發現數量最多者聞名。前100顆太陽系外行星的其中70顆是他和保羅·巴特勒(R. Paul Butler)和黛布拉·費希爾(Debra Fischer)共同發現。

【圖、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美國太空總署發佈土衛二北極照片

土衛二北極照片
美國太空總署今日發佈卡西尼號太空船在前日(10月14日)拍攝土衛二北極地區的照片。顯示北極表面地區隕石坑,類似月球表面,但是地面止有像蜘蛛網一樣的裂紋,在整個地區蔓延。

照片用卡西尼號太空船可見光窄角相機,在距離土衛二大約一萬公里拍攝。照片解像度是60米。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首度在新星爆炸拋出的物質中偵測到鋰元素

2013半人馬座新星
義大利羅馬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天文學家Luca Izzo等人觀察研究2013半人馬座新星(Nova Centauri 2013,V1369 Centauri),結果首度在新星(nova)爆炸拋出的物質中偵測到鋰(lithium,Li)元素。藉由這項發現,天文學家終於可以解釋為何許多年輕恆星中偵測到的鋰元素豐度比理論預期還多的現象,也補齊了關於銀河系內化學演化中缺失的一環,可進一步瞭解銀河系各恆星中不同化學元素豐度的狀況。(新星與超新星不同,前者爆發後並不會毀滅星體本身,後者爆發後僅殘餘原星體核心或只剩殘渣而已。)

原子序為3的鋰元素與原子序1的氫、原子序為2的氦並列為所謂的「輕元素(light chemical element)」,皆為大霹靂理論(Big Bang)預測在138億年前宇宙誕生之初的初始元素,只是其中以氫最多,氦次之,鋰僅有非常少量。然而,瞭解現今宇宙中恆星裡的鋰元素豐度卻是個讓天文學家頭痛的難題,因為星族II(Population II)的老恆星們的鋰豐度低於預期,有些星族I(Population I)的年輕恆星卻比預測值還高,甚至可達10倍左右。太陽屬於星族I,這類恆星含有比較豐富的重元素,大多在銀河盤面中誕生,年齡多在數十億歲以內;而星族II的重元素含量低,多半發現於銀河系的銀核、銀暈和球狀星團中,年齡甚至可達百億左右。

從1970年代開始,天文學家就曾推測年輕恆星中多出來的鋰元素可能來自新星爆發,也就是恆星發生小規模爆發,將物質拋擲到恆星之間的太空中,成為下一代恆星的造星原料。但經過小心研究數個新星之後,還是沒有獲得確切的證據與答案。

2013半人馬座新星在天空中的位置鄰近半人馬座beta星,於2013年12月爆發,是本世紀以來最亮的新星,最亮時甚至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它。Izzo等人利用歐南天文台(ESO)位在智利的MPG/ESO 2.2米望遠鏡上的FEROS儀器和0.5米望遠鏡上的PUCHEROS光譜儀來觀測這顆新星。觀測結果清楚顯示有鋰元素譜線,分析後發現這些含有鋰元素的物質正以時速200萬公里的速度遠離新星中。這是天文學家到目前為止,第一次偵測到新星拋出的物質中有鋰元素。

這些天文學家估計:2013半人馬座新星拋出的物質量並不多,應少於十億分之一倍太陽質量。但銀河系歷史中,曾發生過數十億次新星爆發,如此累積結果,絕對能解釋在銀河系中觀測到比預期還高許多的鋰豐度由何而來,因此關於這個銀河系化學演化歷史中的一項關鍵謎題,終於能獲得答案。

【圖、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

美國太空總署發現流水沖刷的鵝卵石

火星上的鵝卵石
雖然美國太空總署有新的證據顯示,火星上可能含有少量的液態水,但是如今火星已經是一個寒冷乾旱的行星。不過,這種情況在三十億年前可能是很大的分別。

在2012年,好奇號火星車傳回地球的一些照片,有一些最具體的證據,顯示在這個星球上曾經有水流動。照片中有很多體積小,非常圓滑的鵝卵石,可能是來自一個古老的河床,因為水流的作用,將這些岩石帶走,在沖擦的過程中形成鵝卵石。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地球物理學家道格拉斯·謝來麥(Douglas Jerolmack)副教授,和布達佩斯科技經濟大學(Budapes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s)數學家謝保杜母高(Gabor Domokos)的研究及計算發現,這些火星鵝卵石從它們的源頭移動了大約48公里。因此得出一個結論是火星上曾經有一個廣泛的河流系統,很有可能夠支持生命的發展。

【圖、文:節譯自賓夕法尼亞大學新聞公佈】

中國成功研製太空站窗口照明玻璃

工人在展示太空玻璃產品
中國成功研製太空站窗口照明玻璃,首批正式應用產品將在10月底交付給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太空站要長時間處於太空環境中,因此對窗口照明玻璃的要求十分嚴苛,除要求抗紫外線能力強外,還必須具備透過率強、耐高低溫衝擊等特點。經過兩年多的技術試驗,產品終於在今年年初通過搭載試驗及測試。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卡西尼號昨日開始飛掠土衛二

畫家筆下卡西尼號太空船飛掠土衛二
美國太空總署卡西尼號太空船昨日(10月14曰)開始飛掠土衛二(Enceladus),這次飛越為是卡西尼號將會在土衛二表面上空1,839公里的高空掠過。此外卡西尼號太空船在十月下旬和十二月中旬還有二次近距離飛掠。

卡西尼號自從2004年進入土星軌道之後就已經進行了數次飛越土衛二,過程中帶來了重大發現,例如發現含有冰和甲烷的羽狀噴流、地下海洋可能存在生命體。但是,這些發現都是在星球的南極區域。美國太空總署希望卡西尼號在退役之前可以去探索土衛二的北極區域,看看它的北極是否也像南極一樣擁有冰和甲烷。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動畫演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_4hbi7hI

嫦娥三號攜帶的月球望遠鏡已經進行了二千小時的觀測工作

嫦娥三號攜帶的月球望遠鏡主機和反射鏡
中國科學家在嫦娥三號著陸器上安裝一枝望遠鏡,囗徑15厘米。這具望遠鏡在2013年12月隨著著陸器抵達月球表面。

中國科學家指出這枝月面望遠鏡已經累積二千小時的觀測數據,對四十顆恆星進行了觀測,甚至還拍攝到風車星系的精彩照片。第一個18個月的觀測週期中,望遠鏡運行良好。

【圖、文:節錄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明日是中國載人航天十二週年

楊利偉
在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時,中國太空人楊利偉乘坐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太空船首次進入太空,成為第一位進入太空的中國公民。他的太空之旅是中國航天史上一個重要事件。這個創舉令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載人太空技術的國家。

不過他並不是第一個中國人上太空,在他之前,美國有四位華裔太空人曾經進入太空,他們分別為王贛駿(台灣中國人,1975年獲得美國國籍,1985年執行了STS-51-B挑戰者號太空穿梭機任務)、張福林、焦立中和盧傑。此外,曾經執行太陽神八號的美國太空人威廉·安德斯(William Alison Anders)在香港出生,美國女太空人珊農·露茜德(Shannon Matilda Wells Lucid)也是出生於中國上海。

【圖、文:節譯自互聯網新聞報導及維基百科】

中國首艘臨近太空邊緣飛船成功試飛

畫家筆下的圓夢號氦氣飛船
中國首艘臨近太空邊緣飛船圓夢號近日在內蒙古錫林浩特成功試飛,可執行通訊、數據中繼與對地觀測等任務,可以重複使用。飛船在20公里高度指定範圍停留和飛行,系統一切正常。

圓夢號是一艘巨大的銀色飛船,體積達18,000立方米,依靠氦氣浮力升入空中。它採用三個六維電機的螺旋槳,升空後依靠太陽能提供動力,按計劃將停留48小時。

【圖、文:節錄自中國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新聞報導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dRs1Cpo6Q

中國科學家為尋找第一代恆星灰燼提供重要數據

畫家構思的第一代恆星灰燼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員唐曉東首次在星體能區測量了碳12(12C)鎂23(23Mg)的反應機率,為尋找宇宙中第一代恆星的灰燼提供了重要實驗數據。

大爆炸後四億年,宇宙中誕生了第一代恆星。理論預言,在這些星體熔爐中,原子核反應將大爆炸產生的氫和氦熔合成更重的元素,而其燃燒剩下的灰燼具有一種獨特的元素豐度分佈,這對認識第一代恆星性質及第一代星系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眾多原子核反應中,12C和23Mg反應機率對認識理論預言的元素豐度發揮著關鍵作用。但在星體環境下,由於該反應機率很低,各種理論預言存在很大分歧。

由唐曉東和美國勞倫斯利物莫國家實驗室博士布赫共同帶領的核天體物理團隊成員,來自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澳洲莫納什大學、匈牙利科學院、瑞士巴塞爾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等十家科研單位。他們利用實驗室中的低能加速器以及低本底碳靶和靈敏中子探測器,首次在星體能區對該反應機率進行了測量,達到天體物理學家要求的精度,由此更加精確地預言了第一代恆星灰燼的元素豐度分佈,為尋找第一代恆星的印記提供了堅實基礎。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物理評論快報》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