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美軍聯合太空作戰中心指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可能已經解體

美軍聯合太空作戰中心標誌
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美國軍方的聯合太空作戰中心(Joint Space Operations Center,簡稱 JSpOC)通報,在3月26日香港時間16時20分,偵測到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分裂成為五塊碎片,而3月27日偵測到二十一塊碎片,至於衛星是否受到太空垃圾撞擊而解體,尚待更多觀測資料才能判斷。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昨日表示:上星期六(3月26日)香港時間15時45分與X射線天文衛星「瞳」失去聯絡,無法接收衛星任何數據。

【圖、文:節譯自聯合太空作戰中心推特網頁】

美國聯合太空作戰中心主要肩負兩大職能:一是整合所有美國衛星收集的數據,強化太空偵察能力,提高對軍事行動的太空支援效率;二是監控所有美國衛星的行踪,防範潛在對手攻擊美國太空資產。

美軍聯合太空作戰中心發表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突然改變軌道資料

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突然改變軌道週期
美國軍方的聯合太空作戰中心(Joint Space Operations Center,簡稱 JSpOC)發表,在3月26日香港時間大約16時,偵測到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突然改變軌道,然後消失。這種改變並非出自衛星的自然改變。而3月27日偵測到軌道上出現二十一塊碎片,至於衛星是否受到太空垃圾撞擊而解體,尚待更多觀測資料才能判斷。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確認X射線天文衛星突然改變軌道,以及聯合太空作戰中心偵測到軌道上出現多塊碎片,與無法接收衛星任何數據有關。

【圖:聯合太空作戰中心;文:節譯自聯合太空作戰中心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最新模擬顯示太陽大規模和小規模活動過程

模擬太陽內部磁場狀態
一組以千葉大學大學院理學研究科堀田英之特任助教為首的國際研究小組,開發出一套能夠同時顯示太陽大、小規模活動過程的電腦模擬程式,相信有助於解決研究太陽活動和能量的問題。

電腦模擬首次闡明導致太陽產生並維持大規模磁場結構的機制,從而解釋太陽十一年活動週期的現象。

【圖、文:節譯自日本千葉大學新聞公佈】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科學》期刊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pVkbbaEJM

禪宗大師耕雲先生獲得小行星命名

耕雲先生
2016年3月23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兩顆由鹿林天文台發現,以華人命名的小行星。

181670 Kengyun,耕雲 (1924年至2000年) 乳名「大有」,學名「連元」,字「仲三」。一九四二年隨軍隊駐西康,跟隨「瑪西其安」上師習學白教密法,得灌頂為「阿奢黎」。一九四九年隨軍隊到台灣,一九七九年秋退休。是禪宗大師,教別人如何理解自己,認識宇宙和現實的規律。他幫助別人完成他們自己的完整性和人類進化走向生命的幸福。

349785 Hsiaotejen,譯音:蕭特仁(1934年至2015年)是這顆小行星第一個發現者蕭翔耀的祖父,他一生從事務農工作。

【圖:互聯網;文:節譯自國際天文學聯會小行星通告及節錄自互聯網】

美國使用遙控機械人建造火箭發射台

遙控鋪放鋪路石的勇敢號機械人
2015年底,美國太空總署甘迺迪太空中心(Kennedy Space Center)遙控夏威夷島上一個稱為「勇敢」號(Helelani;是南非柯薩文勇敢的意思)的機械人清理了一片9.3平方米的區域,並利用機械臂鋪放了一百塊玄武岩鋪路石,完成了一個就地取材建造的發射台。此舉有望為未來月球和火星基礎設施自動化建造奠定基礎。

該項目是太平洋國際太空探索中心和美國太空總署合作的移動安置增材建造計劃中的一部分,計劃的總目標是在月球和火星上利用當地資源代替傳統的混凝土,設計建造必要的基礎設施。與從地球發射成本約每公斤一萬美元的材料相比,該策略顯示出其成本更低且效率更高,符合美國太空總署的載人火星探測長期願景。

在遙控過程中,甘迺迪太空中心通過增加通訊延遲的方式來模擬月球或火星任務,下一步將利用火箭發動機檢驗發射台的堅固性。

【圖:太平洋國際太空探索中心;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

「甘迺迪太空中心」中國大陸譯作:肯尼迪航天中心
「機械人」台灣及中國大陸譯作:機器人

天鵝座太空船昨晚順利停泊國際太空站

國際太空站機械臂抓住天鵝座貨運太空船
美國軌道ATK公司天鵝座無人駕駛貨運太空船,在香港時間昨晚22時52分,成功停泊在國際太空站。為太空人帶來3.6公噸的設備、研究器材及補給物資。

天鵝座太空船會停泊至五月,之後會載滿國際太空站的垃圾和癈棄設備,返回地球大氣層,屆時美國太空總署會遙控放火,將天鵝座太空船焚毀,用來研究太空船在無重力狀態下失火的情況。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靠近和停泊國際太空站影片

ATK = Alliant Techsystem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8e-OGgzLww

觀察到星系風現象證據類星體減緩恆星形成

畫家筆下的強烈輻射星系風
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德文·克萊頓(Devin Crichton)領導的天文學家找到新的有說服力的證據,可以幫助解決天體物理學中一個長期存在的謎團:為什麼恆星形成的步伐,在大約一百一十億年前放緩?

研究發現原因是恆星誕生星系中的類星體的能量反饋,也就是說,在宇宙中最明亮的類星體,發出的強烈輻射和星系風,將星系中的塵埃和氣體雲加熱,而高溫防止物質冷卻並形成更濃密氣體雲,可以積聚形成新的恆星。

【圖、文:節譯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聞公佈】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中國及德國聯合發佈天龍星團多體數值模擬成果

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的赫羅圖(左)和數值模擬生成(中和右)比較
中國及德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團隊,利用國家天文台“老虎”小型圖形處理器集群,以及德國馬普計算與數據裝置的高性能圖形處理器集群,首次實現了對百萬恆星組成的球狀星團的多體模擬。這是迄今為止, 國際上規模最大、最為逼真的星團動力學數值模擬項目,不僅前所未有地再現了球狀星團的細節觀測特怔,而且還為探測“暗不可見”的黑洞世界提供了重要線索。該項目計算模型產生的綜合數據質量,可與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相媲美,並預測出近期探測到引力波釋放的雙黑洞並合事件,極其可能就發生在球狀星團中心。

利用電腦模擬可以得到球狀星團初始質量為0.08至100個太陽質量的單星和雙星從初始階段往後的所有動力和恆星演化詳細過程,包括恆星在銀河系的潮汐力場下的逃逸過程。恆星演化包括從主序星,紅巨星,漸進巨支星到恆星的遺跡這幾個主要階段。赫羅圖以高精度顯示了單星團的演化過程。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系統開始試運行試發聯盟-2.1a火箭

東方航天發射場入口
聯盟-2.1a運載火箭近日運抵俄羅斯新建的阿穆爾州東方航天發射場(Amur Oblast Vostochny Cosmodrome),開始對新型發射系統進行未加註燃料的檢驗性發射。

俄東方航天發射場於2012年在遠東阿穆爾州開建,原定於2015年12月實現初次發射,但由於承包商挪用資金、工程一度陷入停滯狀態。後來普京將首次發射日期推遲至2016年春天。

【圖、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歐洲太空總署計劃聯合世界航天國家力量建造月球村

福斯特建築事務所構思的月球基地
歐洲太空總署負責人揚·韋爾納(Jan Woerner)3月21日宣佈,將聯合全世界航天國家的力量,利用來自月球表面的自然資源建設國際月球村,為科學、商業甚至是旅遊業提供永久性的基地。

韋爾納表示:人類在五十年前首次登陸月球,下一步是建立一個可以像國際太空站那樣,可以利用的永久性的基地。他建議將月球村建設在月球兩極,或建設在月球遠端能夠長期暴露於日光下的區域。

月球南極是一個持續黑暗的區域,在這裡,人類能夠接觸到水,以生產氫和氧。他解釋稱,在月球的陰影裡,拓荒者將得到保護,免受到宇宙和太陽輻射的傷害。這些地點還將減低微小隕石撞擊以及極端溫度的風險。此外這裡還是用月球的自然資源建造一架射電望遠鏡的合適位置,代替從地球帶來材料。

這個開拓地點可以用於建立一個多種用途的設施,為進行更深入的太空探索創造條件,同時還能用作一個商業或採礦的中心。此外,這裡可以用作遊客的遊憩場所。

為了將月球村計劃成真,這位歐洲太空總署負責人表示,合作將是必要的,每個國家都將貢獻其自身的專業知識,不管是機械人的還是人類的。

專家還建議開發月球現有的天然水冰、金屬以及礦物,以此滿足這個基地建造、維護以及採用立體打印建築構件或整個結構的建設所需。

韋爾納提議,先在月球放置一輛月球車,並建立一個圓頂結構,之後在它周圍,月球車開始建設更多所需的建築。這個結構將被用來保護太空人。

這個計劃將以較小規模的登陸任務以及在月球遠端建設一架射電望遠鏡為開始。韋爾納表示,很多國家已經在從事這類登陸任務。而建設一架射電望遠鏡將需要更大的投入。雖然很多國家(尤其是美國)把目標定在火星之旅上,但韋爾納表示,月球村是一種更加貼近現實的做法。

據估計,目前的技術距實現這個目標還需二十年的時間,韋爾納表示,月球基地是必需的,而且可能是人類的下一次太空探索的巨大進展。

【圖:歐洲太空總署及福斯特建築事務所;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mYK5voqLSk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