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海王星之外發現新的矮行星

矮行星2015 RR245的橢圓形軌道圖
台灣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王祥宇、馬修·萊納(Matthew Lehner)、陳英同、邁克·亞歷山大臣(Mike Alexandersen),露絲瑪莉·派克(Rosemary Pike) 博士參與的國際團隊,在海王星外發現了一顆新的矮行星。王祥宇研究員表示:「矮行星大小的天體非常迷人,因為它們能夠告訴我們如何從一堆原始的水冰跟石頭建構成一個大天體,並且了解它如何歷經分解以及重組的地質演化過程,就像是冥王星一樣。」

這顆新發現的矮行星直徑大概七百公里,它是已知距離地球最遠的一顆矮行星,由「外太陽系起源巡天計劃」 (Outer Solar System Origins Survey,簡稱 OSSOS),利用夏威夷的加法夏望遠鏡發現,國際天文聯會小行星中心命的臨時編號是:2015 RR245。

【圖、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三十米口徑望遠鏡建造計劃受阻考慮在其它地方建造

畫家筆下毛納基山頂的三十米口徑望遠鏡
耗資十四億美元,建成後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十米口徑望遠鏡,建造計劃受阻,在天文學界引起公憤。原因是上個月夏威夷事務委員會投票撤銷了2009年通過的支持望遠鏡的決議,不再支持建造三十米口徑望遠鏡。整個建築過程在當地夏威夷土著部落的抗議下在上個月被迫中止。

反對的土著部落則認為毛納基(Mauna Kea)火山是他們的雪神波利亞富(Poliahu)的家,象徵他們的精神文化巔峰,現正在遭受大量的天文建築行為進一步䙝瀆他們的聖地。

三十米口徑望遠鏡管理人員表示,他們正在考慮其它替代位置,包括墨西哥、加那利群島、智利、印度和中國。選定地點後,三十米口徑望遠鏡計劃在2018年4月開始建造,2022年完工。

【圖、文:節錄自物理世界網頁】

香港學生有三個得獎項目將會在天宮二號展開實驗活動

冠軍學校隊伍頒獎後合照
香港中學生太空科技設計大賽獲獎的三個實驗項目,獲得批准在九月中旬升空的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開展實驗活動。

這三個實驗項目是「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實驗方案設計比賽」的獲獎項目,從二百八十六名參加比賽的學生,合共提交的七十份參賽作品中精心選拔出來。得到冠軍的是順德聯誼會翁佑中學的五名中四學生,他們設計的「微重力狀態下製作多用途聚合物有孔薄膜」目標在太空微重力狀態下,能夠研製出質量更好、透氣不透水的膠薄膜,可以用於藥物釋放系統、治療皮膚創傷等。獲得登上天宮二號進行科學實驗的亞軍及季軍的項包括:「研究蠶蟲在太空的變態過程」和「微重力狀態下雙擺運動的混沌性質」。

【圖:香港中學生太空搭載實驗方案設計比賽;文:綜合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中國計劃2019年發射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

畫家筆下的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
中國計劃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發射一顆「全球水循環觀測衛星」,用來加強對全球氣候變暖情況之下,對水的循環系統深入觀測。該衛星是中國第一顆對全球陸地、海洋和大氣水循環關鍵要素進行綜合觀測的地球科學衛星。

衛星將對土壤的濕度、雪水量、地表上的冰凍和融化、海水鹽度、海面水氣蒸發與降水量等水循環關鍵要素時空分佈同步觀測。由衛星獲得的高精度觀測數據,將會提升現有的水循環模型的模擬能力和準確預報能力,在防洪抗旱、農業生產、水資源管理、糧食和生態安全等領域發揮作用。

上述計劃已經與歐美等多國研究團隊達成合作協議,在衛星計劃實施後,將會組織國際水循環觀測衛星群組,形成對全球不同地區水循環系統的一個立體式觀測網絡。

【圖、文:綜合自互聯網新聞報導】

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電日像儀正式開始使用

新一代射電日像儀驗收後合照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製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電日像儀於7月6日在內蒙古正鑲白旗明安圖觀測站通過驗收。該儀器具備前所未有的在超寬頻、高時間、高空間和高分辨率觀測太陽的能力,是國際太陽射電物理研究領域的先進設備,為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太陽活動研究提供了新的觀測手段,可以促進太陽物理和太空天氣科學的發展。

新建成的太陽專用射電望遠鏡,由分佈在方圓十公里的三條旋臂上的一百面天線組成,包括高、低頻兩個綜合孔徑陣列,能夠在太陽爆發能量初期的釋放區域,取得高分辨射電合成影像的觀測數據。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搜尋地外文明計劃需要新的工具

地外智慧生物搜尋需要新的方法
地外智慧生物搜尋(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簡稱 SETI)研究所,卡爾·薩根(Carl Sagan )研究中心所長娜塔莉·卡布羅爾(Nathalie Cabrol),提出了更廣泛,多學科,超越射電和光學方式的方法來搜索地球以外的生命。今天,我們只對地球上的生命有認識,現在的挑戰是我們如何才能找到其它生命,特別是超出了地球以外有智慧的生命?

卡布羅爾撰寫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的新建議,其中充滿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研究需要物理、生物、電腦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專家有計劃地去尋找一些我們不認識的生物。卡布羅爾斷言,為了找到地外文明,我們必須以開放的心態,超越以往根深蒂固,以地球為中心的角度的思維,擴大我們的研究方法和部署新的工具。用以前從來未有如此多的各種學科數據,來幫助我們去把握尋找外星智慧的機會。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每一個世界都是一個獨特的行星實驗室。她表示,先進的智慧生命在宇宙中可能很多,而且可能和我們所知的生活環境和進化的過程有很大的差異。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天體生物學》

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已運抵酒泉發射中心預計九月中旬發射升空

天宮二號正在組裝的情況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表示,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已經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展開整體的組裝和測試工作,預計在今年9月中旬發射升空。

天宮二號是中國計劃中的一個太空實驗室,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根據設計可同時承載三名太空人在太空上工作。天宮二號將會由長征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天宮二號將會有前後兩個交會對接口,可以與神舟載人太空船以及天舟貨運太空船同時對接。

【圖、文:綜合維基百科及互聯網新聞報導】

蟹狀星雲的漩渦核心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蟹狀星雲的移動核心
位於金牛座,距離地球六千五百光年的著名蟹狀星雲,是一顆大質量恆星,臨死之前出現巨大爆炸,形成超新星後的遺骸。這次的大爆炸將組成恆星的大部分物質,以極高的速度向外吹散,形成稱為超新星遺跡的氣體膨脹雲。

一般拍攝蟹狀星雲都是突出它向外散發,外部區域的細絲狀壯觀圖片。這次用另外一個從來沒有試過的觀點,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用相隔十年的時間,拍攝三張獨立高解像度照片,以不同顏色顯蟹狀星雲內部漩渦狀核心的移動情況。

【圖、文:節譯自歐洲太空總署網頁】

歐洲太空總署五年後將執行小行星撞擊任務

畫家筆下的小行星撞擊任務衛星觀察雙胞胎小行星撞擊情況
歐洲太空總署提出小行星撞擊任務(Asteroid Impact Mission)計劃五年後執行。小行星撞擊任務有三個目標:驗證未來深空任務關鍵技術;研究用於行星防禦的小行星偏離技術;徹底變革對小行星的科學了解。

歐洲太空總署必須建造完成新的衛星,以便2020年10月或者11月將衛星發射升空,目的是要在2022年6月抵達編號65803的雙小行星系統,這顆名為「雙胞胎星」(Didymos,希臘文:雙胞胎的意思)去近距離觀察美國太空總署雙重小行星重定向試驗(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衛星與「雙胞胎星」的伴星(Didymoon = Didymos moon 的合併字)碰撞,收集到的寶貴數據將可能幫助地球未來免受撞擊。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解體前對英仙座星系團進行了測量

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解體前觀測英仙座中的星系團
日本X射線天文衛星「瞳」,在解體之前曾經對英仙座中的星系團進行了測量,結果顯示,這些星系團中的氣體很平靜。這是人類對星系團中氣體運動的重要第一瞥。

通常由重力束縛在一起的幾萬個星系被稱為星系團,它們是宇宙中被重力所束縛的最大體積物體,對它們的研究可以增進對於宇宙學參數和天體物理過程的了解。這些星系團中通常含有熱氣團(溫度在攝氏零下166度),同時還會發出X射線輻射。然而,人類對這些熱氣團的運動模式所知甚少。而「瞳」衛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與美國共同研製的X射線天文衛星,有能力發現高溫高能天體釋放的X射線。這顆衛星在今年2月發射,於3月份失去了和地面的聯繫,後證實已經解體失效了。不過,英國劍橋大學安德魯·法賓(Andrew Fabian)和他的研究團隊使用來自「瞳」衛星此前發回的數據,報告了英仙座星系團核心西北區的X射線觀測結果。數據顯示,英仙座星系團核心的氣體出人意料的平靜,距離中央核心30到60千秒差距處的速度色散(氣體速度變化的一項指標)在每秒154公里到每秒174公里之間。研究人員接下來還報告了在星系團核心的圖像中,有一個每秒80公里到220公里的速度梯度。這些測量結果對於一個星系核心區域來說很重要,也說明干擾壓力較小。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7月6日出版的《自然報》期刊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