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俄羅斯月球25號登月太空船昨晚在月球表面墜毀

俄羅斯47年來的首次登陸月球任務失敗,月球25號(Luna-25)太空船在著陸前軌道準備過程中出現問題,失控制墜入月球,突顯出前蘇聯解體後,曾經強大的太空計劃已經完全衰落。

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Roscosmos State Corporation for Space Activities)表示,登月太空船由於轉移到預著陸軌道時出現問題,太空船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絡,在香港時間8月19日19時57分在月球表面墜毀。

月球25號在香港時間8月11日7時10日,由聯盟二b型運載火箭(Soyuz-2b…

日本天文愛好者西村栄男發現一顆新彗星

在2023年8月13日香港時間2時45分左右,日本靜岡縣西村栄男在雙子座區域發現了一顆目視星等約10星等的彗星,當時彗星已經有大約5角分。此外,在前一天12日香港時間2點15分左右,他從拍攝圖片中發現該天體已經可見。

之後,日本山口縣吉本勝己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觀測者進行確認觀測,發現彗尾巴正在生長。由於確認新發現的彗星不是已知天體,國際天文聯會將它命名為C/2023 P1(西村)彗星。這是西村栄男自從2021年7月以來發現的第三顆彗星。

目前西村彗星正從雙子座向東移動,到巨蟹座和獅子座。觀測者…

國際天文聯會接納天文愛好者建議將木衛一上活火山「神羿」更名為「羲和」

國際天文聯會行星系統命名問題工作組(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昨日(8月4日)發出公佈,鑒於早前因為引用錯誤的內容,將木衛一(Io)的一座以中國古代太陽神(sun-god)命名為Shen Yi「神羿」的活火山口更名為Xihe「羲和」。

早前(5月16日)公佈命名是根據一本由曼弗·雷德勒克(Manfred Lurker)編著,由一間英國跨國出版商勞特利奇(Routledge)2015年4月29日再版的《諸神、…

美國太空總署操作人員發出錯誤指令暫時與航行者二號太空船失去聯繫

美國太空總署昨日發出消息,由於飛行控制人員意外發出錯誤命令,引致航行者二號(Voyager 2)太空船上的通訊天線傾斜多2%,偏離指向地球的方向,使到在190億公里外的航行者二號通訊切斷,失去聯繫。

目前美國太空總署正在監聽航行者二號發出的任何可能出現的訊號,雖然機會不大,不過美國太空總署表示,位於澳洲堪培拉的巨大碟形天線正在尋找來自航行者二號的任何雜散訊號,這些訊號從如此遙遠的地方到達地球需要18個多小時。

負責管理航行者號任務的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表示,未來一個星期,他們在澳洲的堪培拉天線會將…

科學家揭示太陽風與小行星相互作用新特徵

近年來,小行星、彗星等已成為人類太空探索的熱點。一方面,小行星和彗星保留了太陽系形成之初物質,可為研究太陽系和生命的起源提供線索。另一方面,近地小行星會對地球安全帶來威脅,因而人們需要詳查它們在太空中的分佈和軌道特徵。中國的天問二號任務將對469219號近地小行星(Kamo`oalewa 臨時編號 2016 HO3)進行採樣返回、對主帶的泛星彗星(311P/ PanSTARRS)進行繞飛研究,獲取它們的軌道參數、表面物質組成、磁化強度、內部結構以及周圍的太空環境特徵等,為探究小行星形成演化和表面物質…

天文學家發現不尋常的雙面白矮星一面是氫另一面由氦組成

一項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女天體物理學家博士後研究員伊拉里亞·卡亞佐(Ilaria Caiazzo)領導研究發現,有一顆白矮星的表面成分從一邊到另一邊完全改變了。

白矮星是曾經像太陽一樣恆星的熾熱殘骸。隨著時間增加,會膨脹成紅巨星,最終外層氣體被吹走,核心收縮成緻密、熾熱的白矮星。大約50億年後,太陽也會演化成一顆白矮星。

這顆新發現的白矮星綽號為雅努斯(Janus),取自羅馬人的門神,具有前後兩個面孔。最初是由茲威基瞬變設施(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簡稱 …

印度月船三號成功發射升空八月底登陸月球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香港時間17時05分成功在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斯里赫里戈達(Sriharikota)島的達萬太空中心(Satish Dhawan Space Centre)發射月船三號(Chandrayaan-3)升空,域金登月艙(Vikram Lander)將會在8月23日登陸月球南極附近,靠近一個名為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的撞擊盆地的邊緣。

如果成功印度太空…

印度計劃本周五發射月船三號前往月球南極附近地區登陸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計劃7月14日(星期五)香港時間17時05分在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斯里赫里戈達(Sriharikota)島的達萬太空中心(Satish Dhawan Space Centre)發射月船三號(Chandrayaan-3)升空,如果一切順利,域金登月艙(Vikram Lander)將會在,8月23日登陸月球南極附近,靠近一個名為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的…

祝融號登陸區沙丘探測和沙丘形成模式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為首的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在祝融號登陸區發現火星古風場改變的沉積層序的證據,證實風沙活動記錄火星古環境隨火星自轉軸和冰川期的變化。

在太陽系的行星中,火星與地球最為相似,火星的現狀和演化歷程,認為可能代表地球的未來,針對火星氣候演化的探測研究長期以來備受關注。風沙作用作為火星晚亞馬遜紀(Amazonian,29億年前至今)以來最主要的地質動力,塑造火星表面廣泛分佈的風沙地貌,沉積、記錄火星演化晚期和近代氣候環境特徵和氣候變化過程。但由於缺乏現場、近距離詳細系統的科學觀測,我們對火星…

科學家對黑洞研究發現早期宇宙的時間流逝速度只有今天的五分之一

時間是一個難以捉摸的東西,正如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英國廣播公司整一套科幻電視劇《超時空奇俠》(Dr. Who)所深刻理解的那樣,將時間形容得非常貼切,稱其為「搖擺不定」。

一組以澳洲雪梨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傑瑞特·劉易斯(Geraint Lewis)為首的硏究團隊昨日(7月4日)公佈一項新的研究結果,發現利用一種稱為類星體(quasars)的觀測數據,證明早期宇宙中的「時間膨脹」(time dilation)現象,顯示當時的時間流逝速度僅為今天的五分之一。這些觀測可以追溯到大約123億年…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