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美國太空總署明日凌晨公佈探測其它星體上海洋的新發現

美國太空總署對太陽系中擁有海洋的星球進行探測
美國太空總署將於明日香港時間凌晨2時召開記者招待會,公佈卡西尼號和哈勃太空望遠鏡最新發現。

記者招待會中將會有多名卡西尼號團隊成員出席,估計公佈內容可能與曾經探索的木衛二或土衛二有關,其中木衛二冰層下存在龐大海洋。

美國太空總署表示,新發現將有助未來探測外星海洋計劃,包括計劃於2020年代展開的木衛二探測任務,以及搜尋地球以外的生命。公眾可在記者招待會進行期間於網上發問。

科學家相信,木衛二就像地球一樣,擁有由鐵組成的地核和地幔,以及比地球更深、更多水的海洋,只是由於木衛二距太陽約八億公里,導致海面全部結冰。

不過專家認為在木星引力影響下,潮汐力足以讓木衛二的冰下海洋保持溫暖,加上海洋或與地幔接觸,有機會引發多種化學反應,有利孕育生命。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綜合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研究指出類似地球大小的塔圖因行星可能孕育生命

畫家筆下的塔圖因行星
塔圖因(Tatooine),是《星球大戰》的世界觀中天行者家族的故鄉行星。是一顆巨大的沙漠行星,圍繞著一個雙星系統運行的系外行星。在現實生活中,由美國太空總署刻卜勒太空望遠鏡等觀測數據顯示,雙星系統確實可以支持行星存在。雖然雙星系統中已經發現的行星是氣體行星。 科學家想知道:如果類似地球大小的行星環繞著兩個太陽,它能否支持生命?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如果這顆星球位於它的兩顆母星的適當距離,這顆行星很可能適合孕育生命,並不一定有沙漠。 在距離兩顆母星的特定距離範圍內,行星表面可能有水覆蓋,並長期保持有水份的環境,可以適合孕育生命和持續發展。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為香港天文義務提供晴天鐘數據葉泉志獲得小行星命名殊榮

葉泉志博士
2017年3月13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義務為「香港天文」提供晴天鐘數據的葉泉志小行星。小行星編號 10280 Yequanzhi,在1981年3月2日由澳洲賽丁泉天文台S. J. Bus發現,當時的臨時編號是1981 EA43。

葉泉志在中國中山大學大氣科學系畢業,現為是加州理工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專門從事研究小行星和彗星與流星雨之間的關係。他曾經透過美國太空總署各項計劃的影像資料庫發現多顆小行星,並於2007年與台灣國立中央大學的林啟生合作發現第一顆完全在台灣觀測及發現的彗星鹿林彗星。

【圖:互聯網;文:節譯自國際天文學聯會小行星通告;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凱克天文台利用新儀器首獲初光數據

新儀器同時得到M3球狀星團二十多顆恆星光譜
位於美國夏威夷州毛納基山(Mauna Kea)頂峰的凱克天文台(W. M. Keck Observatory),利用最新的尖端設備:凱克宇宙網成像儀(Keck Cosmic Web Imager,簡稱KCWI)進行初次開光測試,成功獲得第一批科學數據。

相較於傳統的二維圖像或者常規儀器獲得的光譜而言,KCWI可以獲得立體數據。在單個觀測中,它可以在多個波段中記錄天體的圖像,令天文學家探索天體的空間維度(Spatial dimensions)與光譜維度(spectral dimension)。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凱克天文台新聞公佈】

中國成功發射首顆高通訊量衛星實踐十三號

實踐十三號衛星發射情況
香港時間今日19時04分 ,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實踐十三號衛星。這顆衛星是中國首顆高通訊量的通訊衛星,通訊總容量達到20Gbps,超過中國研製發射的通訊衛星容量總和。

實踐十三號衛星設計壽命十五年。衛星突破了電力推進、Ka通訊載荷、高軌道激光通訊等關鍵技術,開展中國寬頻多媒體衛星通訊系統業務試驗,探索雙向高速激光通訊技術的應用。

【圖、文:綜合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中國天文學家獲國際天文學聯會委任為工作小組主席

崔辰州
國際天文學聯會建立「數據驅動的天文學科普教育」工作小組。中國虛擬天文台台長、中國天文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崔辰州發起並擔任工作組主席。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現有五十多個工作組中,這是唯一的一個由中國天文學家出任主席的工作小組。

「數據驅動的天文學科普教育」工作小組,由國際天文學聯會天文學教育和發展委員會、天文學公眾溝通委員會、天文學發展辦公室、天文普及辦公室等共同組織。工作組共有十六名成員,包括天文學教育與發展委員會主席比阿特麗斯·加西亞(Beatriz Garcia)、天文學公眾溝通委員會主席佩德·羅魯索(Pedro Russo)、天文普及辦公室主任張師良等。工作小組的主要任務包括:發揮高端論壇和交流平台的作用,探討科學數據的科普教育價值、數據驅動的科普教育活動的優勢以及面臨的挑戰;為數據驅動的科普教育活動開展提供方法指導、課程、工具和資源平台;為數據驅動的科普教育理念推廣提供示範案例。工作組同時與國際虛擬天文台聯盟教育興趣組、美國天文學會萬維望遠鏡顧問委員會、宇宙樂園(Zooniverse)項目等非國際天文聯會組織保持密切合作。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國際太空站三位太空人今日乘搭聯盟號太空船返回地球

聯盟號太空船返回艙降落地面情況
國際太空站三位太空人今日從國際太空站返回地球,經過三個半小時的時間,在香港時間19點20分在哈薩克(Kazakhstan)的傑茲卡茲甘(Dezkazgan)南約148公里安全降落。

返回地面的三位太空人包括:俄羅斯宇航員謝爾蓋·雷日科夫(Sergei Ryzhikov)、安德烈·博賴森科(Andrei Borisenko)和美國太空人羅伯特·金布羅(Robert Shane Kimbrough)。他們總共在國際太空工作了一百七十三日,在這段期間,他們完成了上百項科學實驗。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

香港天文學會四十三屆第二期會訊已經出版

香港天文學會四十三屆第二期會訊封面
香港天文學會四十三屆第二期期會訊已經出版,內容包括:

會長的話:再談蝴蝶效應(楊光宇)
活動回顧
極光的觀測點滴(北歐篇)上(星雨)
闊視場望遠鏡(朱永鴻)
《NASA無名英雄》(黃嘉軒)
觀星四十載 ,最後到墾丁(一)(衛文傑)
我在格拉斯哥的日子(Gerald Leung)
四至六月星空(黃嘉軒)
圖片專題略影(吳偉堅)

【圖:香港天文學會】

天文學家發現四顆可能成為太陽系第九顆行星的候選天體

畫家筆下的太陽系第九顆行星
由澳洲國立大學賽丁泉天文台(Siding Spring Observatory)主持的英國廣播公司的觀星直播節目,報導宇宙動物園公民科學 (Zooniverse citizen science) 計劃動員世界各地約六萬人參加搜索太陽系未發現的第九大行星。

這項計劃是由該校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學院天文學家布雷德·塔克爾(Brad Tucker)博士為首的研究團隊領導,除了發現四顆可能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候選行星外,還有助於分類其它四百多萬顆天體。塔克爾團隊一致認為,無論這四顆天體之一是否真的成為第九大行星,這項計劃的科學價值是肯定的。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澳洲國立大學新聞公佈】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_rQ9WCEZI4

中國天文學家對耀斑早期磁能釋放的研究取得進展

熱通道磁流繩的形成和耀斑環的收縮
太陽耀斑前兆對耀斑的觸發、驅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早期大量的觀測發現,耀斑開始前或脈衝相以前的活動區都存在著一系列的小尺度活動,這些活動伴隨著緩慢的能量釋放。由於早先望遠鏡分辨率的限制,研究耀斑前兆與耀斑的關係受到影響。

最近,新疆天文台光學與應用技術研究室副研究員沈金花博士運用高分辨率的觀測數據,通過對2013年5月13日的耀斑進行研究,顯示耀斑早期活動區的各種小尺度活動,實際上是由於耀斑前的活動和磁結構的重組激活了耀斑的爆發。這為理解耀斑的觸發和磁能釋放提供了新的觀測證據。

研究人員發現在耀斑開始前的半小時,耀斑活動區伴隨著X射線流量增強和連續的日冕亮點,同時耀斑前兆的流量逐漸演變為耀斑主相。在耀斑的早相,耀斑活動區形成了Sigmoid結構的日冕大氣,並伴隨著熱通道磁流繩的形成,這些再次證明了耀斑早期復雜磁重聯過程。科研人員首次觀測到了磁流繩的形成過程,及由於早期的重聯導致了耀斑脈衝相快速爆發的磁流繩和收縮的耀斑環。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報》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