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日本成功發射引路4號準天頂導航衛星

引路4號衛星發射情況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與三菱重工10月10日利用一枚H2A運載火箭將引路4號準天頂導航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引路系列導航衛星的第四顆,日本將從明年4月1日開始運用這一自有衛星導航系統。

日本引路系列導航衛星被稱為準天頂衛星系統,也被稱為日本版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引路1號於2010年發射升空,今年又陸續發射了引路2號和3號,至此日本初步構建了一個擁有四顆衛星的導航系統,作為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的輔助應用,最小可將定位誤差降至6厘米。

目前,日本在衛星定位方面完全依賴美國GPS系統,日本政府希望建立能兼容GPS並提高定位精度的自有衛星定位系統,併計劃於明年4月1日開始運用自有的衛星導航系統,到2023年擁有7顆導航衛星,從而達到不依賴GPS系統也能實現高精度定位的目標。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KM1Xs0CsvE

中國五百米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發現六顆新脈衝星

測到的編號為J1859-0131脈衝星
中國五百米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團組利用位於貴州師範大學的早期科學中心進行數據處理,探測到數十個優質脈衝星候選體,經國際合作,進行後隨觀測認證,首批認證兩顆脈衝星,一顆編號J1859-0131 (又名FP1-FAST pulsar #1 ),自轉週期為1.83 秒,據估算距離地球1.6 萬光年;一顆編號J1931-01 (又名FP2 ),自轉週期0.59 秒,據估算距離地球約4100 光年,兩顆脈衝星分別由五百米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於今年8月22日、25 日在南天銀道面通過漂移掃描發現。根據10月10日最新消息,另有四顆脈衝星已通過國際射電天文台認證,具體參數結果還在分析中。這是中國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脈衝星。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新聞公佈】

中國天文學家利用郭守敬望遠鏡數據精確估計上百萬顆恆星的年齡

恆星年齡在銀道坐標系的分佈
國家天文台博士後研究員向茂盛等人基於郭守敬望遠鏡獲取的大量恆星光譜數據,從中遴選出了包含近百萬顆處於恆星演化主序拐點或亞巨星階段的恆星樣本,並利用作者此前構建的包含四百多萬顆恆星的大氣參數、元素豐度、消光、距離及運動學信息的郭守敬 DR4 增值星表中提供的精確恆星基本參數,結合貝葉斯分析方法,得出了這些樣本恆星的精確年齡和質量估計,其中近一半恆星的年齡精度達到20-30% 。該樣本將具有可靠年齡信息的恆星數量擴大了兩個量級以上,而且大大拓展了它們的空間覆蓋範圍;同時,這些恆星具有三維位置、三維速度、鐵元素和α 元素豐度等信息且選擇函數簡單明確,為全面揭示銀河系特別是銀盤的星族、結構、起源和演化提供了獨特和關鍵的數據。

年齡是決定恆星演化狀態的一個關鍵物理量。獲取大樣本恆星的年齡對於實現銀河系星族普查,揭示銀河繫起源及集成和演化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由於缺乏記錄恆星年齡的精確時鐘,恆星年齡估計極其困難,人們只能依靠恆星演化模型,通過將觀測性質與模型進行比較的方式對恆星年齡給出粗略估計。而這需要精確的恆星基本參數(有效溫度,金屬豐度,絕對光度或表面重力加速度),而且通常只適用於那些觀測性質對年齡敏感性好的恆星類型,如主序拐點星和亞巨星。因此,儘管一些大規模測光和光譜數字巡天在過去數十年間得以開展,獲取了大量恆星的精確位置、顏色、視亮度、類型、運動學和化學性質,但是長期以來大樣本恆星的精確年齡信息依舊幾乎是空白。截止到郭守敬望遠鏡銀河系巡天實現以前,具有比較可靠(精度達30% 以上)年齡估計的(場)恆星僅有數千顆,絕大部分局限於太陽鄰域二百秒差距以內。相較於分佈在銀河係數十萬秒差距內的上千億顆恆星而言,這僅僅是九牛一毛。

利用選出的該恆星樣本,作者還發現銀盤恆星在年齡-金屬豐度和年齡-α 元素與鐵元素豐度比空間的分佈呈現出雙支序列特徵,暗示銀盤的化學增豐歷史經歷了兩個不同的過程,其中一個過程可能對應了銀河系厚盤的形成,它發生在銀河系早期且在距今八十億年以前就基本終止了,而另一個過程對應了銀河系薄盤的形成,它開始於距今八十到一百億年前,至今仍處於成長過程中。此外,作者還發現在太陽位置以外的銀盤區域,恆星年齡分佈存在顯著的邊緣增厚現象,即越往外年輕恆星越有可能出現在距離銀道面越高的區域,這將為銀盤的形成和演化模式提供強烈限制。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網頁】 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誌增刊》

火星古代海床發現37億年前熱液沉積物

火星南部艾瑞達尼亞海的海底熱液沉積物
一組國際研究團隊仔細分析美國太空總署火星偵察軌道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簡稱 MRO)的觀測數據後發現,火星南部艾瑞達尼亞海(Eridania)存在大約三十七億年前形成的大量海底熱液沉積物,或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提供重要線索。

火星偵察軌道器攜帶的火星專用小型成像光譜儀獲得的光譜數據顯示,沉積物中含有蛇紋石、雲母和碳酸鹽等大量礦物質。結合厚積岩層的形狀和紋理,以及海洋消失後的熔岩流,他們估計,艾瑞達尼亞海在遠古時期擁有的水量相當於之後古代火星上其他所有湖海水量的總和,這些沉積物是由來自火星地殼的火山熱液流入海底形成,大約已有三十七億年歷史。

研究人員推測,當時的地球也具有類似的海底熱液條件。時至今日,地球仍保留著類似條件,即使沒有陽光,許多地球海底生物仍在依靠從岩石中提取能量維持生命。但由於地球地殼活躍,經過歷史變遷,這些生命起源時期的直接地質證據幾乎無法找到,而火星上三十七億年前的海底世界將為地球生命起源提供寶貴的證據。 美國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的保羅·尼爾斯(Paul Niles)表示:即使我們永遠找不到火星存在生命的證據,但形成這些沉積物的海底,能為地球生命起源提供環境線索,即火山活動與海水結合,可能正是地球生命演化早期的類似條件。

研究報告指出,火星遠古時期在艾瑞達尼亞海盆地留下的深海熱液沉積礦物,將成為研究天體生物學的一個新目標,其不僅為火星探索提供新的熱點,同時也可替代沒有保存下來的早期地球地質環境,為研究地球生命起源打開一扇窗口。尼爾斯說:類似環境表明,生命不一定只能依靠良好的大氣或表面溫度環境,只要有岩石、熱量和水,生命也能存在。因木衛二、土衛二的冰殼下存在類似的海底熱液活動,新研究還為在這些星球上尋找外星生命提供了支持。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瑪利亞颶風造成破壞將進一步威脅有54年曆史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可能面臨關閉

阿雷西博天文台損毀了的接收天線
當瑪利亞颶9月中重創加勒比海地區時,阿雷西博天文台(Arecibo Observatory)一小部分研究人員帶著食物、井水和數千加侖供發電機使用的柴油機燃料,躲在天文台的混凝土建築物內。他們盡全力守護位於波多黎各西北部,岩溶丘陵的305米寬射電拋物面射電天文台。研究人員將可拆卸天線和導波管收起來,鎖好可移動儀器包,並在控制室窗戶上安裝了舷窗防風暴蓋。現在,他們發現天文台僅遭到中度破壞,而其所在島嶼的其他地方已被摧毀。

不過,很多人擔心,帶來上百萬美元損失並且可能使天文台關閉幾週或者數月的破壞將進一步威脅到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存在。該天文台已在可能面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關閉或者規模縮減的設施清單中。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太空科學家約翰·馬修斯(John Mathews)表示,如果天文台遭到嚴重破壞,將為其退役提供決策點。

阿雷西博天文台天線表面基本上毫髮無損,同時天文台最脆弱的組件來自3座塔(每座高80多米)的繩索高高地懸掛在天線上面的儀器平台還在原地並且看上去沒有受到破壞。不過,天文台一些 建築物的屋頂被吹走,天線下面的排水口被沖毀,另一台設備也被大雨和倒下的樹木破壞。最重要的是,一根用於研究上層大氣的29米長天線的大部分似乎已經折斷並且從平台落入拋物面天線中。據馬修斯估測,僅更換這根天線就需要花費上百萬美元。

波多黎各的其他地方情況更糟。狂風和蔓延的洪水使一些地方八成的住宅和其他建築物被摧毀,並且使島上的農業遭到重創。電網被破壞,很多甚至在幾個月內都無法恢復。同時,幾乎所有手機信號塔都被吹倒。為四公里長湖泊蓄水的瓜加塔卡大壩被宣布進入不安全狀態,並且導致上千人撤離。目前,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正在空運救災物資,但運送的水、食物和基礎設施有限。情況似乎變得越來越可怕。

颶風過後數天,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工作人員同外界的通訊被切斷,進入這裡的通道也被倒下的樹木擋住。業餘短波無線電愛好者幫助恢復了聯繫。近幾天,道路障礙已被清除但燃料仍然短缺。由於住宅被破壞,一些工作人員搬到天文台尋找庇護。還有一些人下落不明。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負責接管一些遊客中心,並在周邊地區設立救災中心。

風暴災害並非阿雷西博天文檯面臨的唯一威脅。出於建造和運行較新望遠鏡的需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正在重新考慮對諸如阿雷西博天文台等較老設施的資助。在一個漫長的評估過程後,當瑪利亞颶風來襲時,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幾乎已經決定了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命運。如今,該機構將面臨巨額的修理費用,而其每年在正常運營上的開支最高只有830萬美元。

阿雷西博天文台創建於1963年,是一個可作為被動射電望遠鏡使用的多用途設施。1974年發現首個脈衝雙星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便利用了它。該天文台還可作為雷達發送無線電波並且探測來自上層大氣等離子體以及來自行星和近地小行星的迴聲。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火流星墜落雲南境內數以百計隕石獵人趕到雲南尋寶

民眾拍攝的火流星視頻截圖
中秋節晚上8時20分左右,雲南省大理洱海,出現比月亮更明亮的火流星。火流星持續數秒,估計隕石墜落於雲南境內香格理拉附近。消息傳出後,數以百計的中外隕石搜尋者趕到雲南香格理拉尋寶,目前仍沒有真正找到隕石的消息。

中國科學探險協會隕石研究會的蔣維表示,目前已有不少外國人及收藏家加入尋寶行列,由於隕石的市價相當高,稀有隕石可達每克三千至八千美元,因而吸引了一批臨時隕石獵人前往雲南尋寶。

【圖、文:綜合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楊光宇提供】

香港再有天文愛好者獲小行星命名殊榮

余惠俊先生
2017年10月5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四顆以華人命名及一顆以中國地方命名的小行星。

其中一顆以香港天文愛好者命名的小行星,是編號 32622 Yuewaichun,余惠俊(1954 – ),一位業餘天文愛好者,曾經協助國際掩食定時協會中國及東南亞地區成立月掩星資料分發及收集中心。對發佈地區性的天文資訊做了很多工作,其中包括為香港天文學會智能手提電話應用程式提供每日天文資訊至數以萬計的天文愛好者。

余惠俊小行星,由楊光宇先生在2001年9月11日發現,臨時編號為2001 RZ16。

【圖:互聯網;文:節譯自國際天文學聯會小行星通告;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美國太空總署新的研究顯示月球曾經擁有大氣層

畫家構思的月球雨海盆地岩漿排出的水氣形成大氣層
一項由美國太空總署太陽系勘探研究虛擬研究所資助的研究顯示,在三十至四十億年前,古老月球表面曾經產生過大氣層,當時強烈的火山爆發,使月球地殼上的氣體比空中的空氣更快噴出。

遠古時代的月球,內部仍然很熾熱,那些稱為瑪麗亞(maria)的火山玄武岩海域爆發,填滿了整個雨海撞擊盆地,並產生有時會破壞月球表面並流動數百公里的岩漿羽流。從太陽神登陸月球太空人帶回來的樣品分析發現,這些岩漿載有氣體成分,例如:一氧化碳、水、硫和其它揮發性物質成分。

美國太空總署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的研究女科學家黛布拉·尼德恆(Debra H. Needham)博士和大學空間研究協會月球行星研究所的高級科學家大衛·柯林(David A.Kring)博士,他們計算從爆發的熔岩中流出月球表面上氣體的數量,並顯示這些氣體積聚在月球周圍形成短暫的大氣層。在大約三十五億年前的火山活動高峰期,大氣密度最濃厚,這種情況持續約七千萬年,大氣層然後才散失在太空之中。

當熔岩海洋分別在三十八和三十五億年前裝滿了澄海和雨海盆地時,產生了兩次最大的氣體噴發現象。這些熔岩海洋的邊緣是由太陽神十五號和十七號任務的太空人進行探索,他們收集的樣本不僅提供了氣體噴發的年代,而且還包含了爆發的月球岩漿所產生氣體的證據。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地球和行星科學通訊》

國家天文台首任台長艾國祥獲小行星命名殊榮

艾國祥先生
根據昨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佈的第106504號《小行星通告》,第39860號小行星命名為 Aiguoxiang 艾國祥。

艾國祥(生於1938年),中國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首任台長,現任中國航天高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委員,中科院天文學科組專家,國際天文協會第10委員會主席。

除了艾國祥先生外,今次也包括第160105號小行星 Gobi 戈壁,戈壁沙漠是亞洲的一個大型沙漠地區,覆蓋蒙古南部地區和中國的北部和西北地區。戈壁作為偉大的蒙古帝國一部分,在歷史上亨有重要的地位,也是絲綢之路上幾個重要城市的地點。

第267017號小行星 Yangzhifa 楊志發;楊志發(生於1933年),中國農民,是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第一個發現者。

【圖:互聯網;文:節譯自國際小行星中心第106504號《小行星通告》;新聞資訊由林景明提示】

雲南昨晚出現火流星墜落地面

汽車攝錄鏡頭拍攝火流星畫面截圖
雲南省大理洱海昨日晚上8時20分左右,出現比月亮更明亮的火流星。火流星持續數秒,有民眾目睹該天文現象,透過不同角度,拍攝這壯觀的畫面。

據美國太空總署衛星監察報告,火流星墜落雲南香格里拉縣城西北40公里處地面,目前暫未收到人畜傷亡或房屋受損的報告。

【圖、文:綜合自互聯網新聞報導;新聞訊息由楊光宇提示】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