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雲南天文台科研團隊發現新型的恆星爆發

雲南天文台雙星與變星研究團組的一項重要研究成果。該項工作對一顆奇特的密近雙星J162117進行觀測和分析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的恆星爆發,這類爆發由白矮星的突發式吸積引起,這種突發式的吸積又與伴星的磁活動相關聯。

J162117是一個由國際巡天發現的短週期密近雙星系統,兩顆子星相互繞轉一周的時間約為5小時。由於較短的軌道周期以及EW型的光變行為,該系統最初被認為是一顆位於短週期截止附近的相接雙星。然而,2016年6月3日國際同行報導了該星存在振幅約為兩個星等的恆星爆發。隨後的光譜觀測表明它是一顆由白…

突破攝星計劃為人類初步邁向外太空提供良機

去年四月份,俄羅斯富翁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宣佈了突破攝星計劃(Breakthrough Starshot)。他計劃投入一億美元用於開發紫外光帆,可以將速度加速到光速的兩成,不到二十年就可以抵達南門二(Alpha Centauri)。

霍金指出,在過去二百年中,人口呈現指數級增長,這意味著世界人口每四十年就會翻一番。這樣的增長不能維繫到下一個千年。到2600年,世界將擁擠得摩肩接踵,電力消耗將讓地球變成熾熱的火球。霍金認為,避免這樣的世界末日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太空。

日本太空人野口聡一2019年第三次到國際太空站執行任務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宣佈,宇宙飛行士(太空人)野口聡一將於2019年底前後起在國際太空站長期逗留約半年時間。這將是野口繼2005年、2009至2010年之後的第三次太空之行,也將是他在太空的第二次長期逗留。

逗留太空期間,野口將負責日本希望號太空實驗艙等國際太空站設施的維護、科學實驗、機械臂操作等工作。本月20日起野口將在日本和美國進行相關訓練。

屆時,野口將乘坐俄羅斯聯盟號太空船或美國企業開發的新太空船前往太空站。野口發表評論稱:可能會遇到載人航天飛行歷史的重大轉折點,我感到非常榮幸。

土衛二的多孔核心使其海洋保持液態

研究人員通過建模發現,在土衛二疏鬆多孔的核心內,潮汐力作用產生熱,使其內部海洋能夠維持幾十億年。土衛二疏鬆的岩質核心內的潮汐摩擦可以解釋卡西尼號觀測到的土衛二的所有特性。

卡西尼號發現土衛二擁有一個全球性海洋,土衛二冰殼下強烈的水熱活動起著加熱作用。卡西尼號測量了從土衛二南極間歇泉逃逸出來的水,發現海水是鹹的,而且包含有機分子。但是,冰殼下的潮汐力不足以維持這種水熱活動,若無其它額外熱源,該海洋會在不到三千萬年的時間裡凍結。

法國南特大學(Nantes University)的基爾&middot…

天文學家利用強大的新望遠鏡確認觀測到第二古老星系

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博士後研究員豪爾赫·扎瓦拉(Jorge Zavala)與美國麻省阿姆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的雲敏(Min Yun 譯音)等利用該大學和墨西哥國立天文,光學,電子研究所(Mexico’s Instituto Nacional de Astrofísica, Óptica y Electrónica)運營的大型毫米波望遠鏡,確認觀測…

台灣新竹市和齊柏林榮獲小行星命名

根據昨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佈的第107122號《小行星通告》,新增了一顆以台灣人和一顆以台灣城市命名的小行星。

編號212631號 Hsinchu,新竹星,由林宏欽與葉泉志發現於2006年10月14日,臨時編號為2006 TW56

新竹市是位於位於台灣北部的都市,地處新竹平原上,為新竹都會區的中心城市。全市劃分為三個區,總面積 104.1526 平方公里,其西面台灣海峽,南鄰苗栗縣,北邊、東北邊與新竹縣相連。全境除南半部屬竹東丘陵外,其餘為地勢低平的平原。古名竹塹,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的所在…

美國太空總署公佈新一代火星車細節圖

美國太空總署噴氣推進實驗室日前公佈全新一代「火星2020」( Mars 2020)火星車的最新細節圖,該探測車共裝配二十三個相機,這二十三個相機中,包括九個工程相機、七個科學相機以及七個降落登陸用的輔助相機。其中,作為「火星2020」的主要相機是多譜立體成像儀,將為科學家提供更多高分辨率、色彩鮮明的立體圖像,這對探測火星地質特徵和潛在樣本非常有利。「火星2020」的一個主要工作就是採集和封存岩土樣本,並在未來太空任務中將其送回地球分析。

按照計劃,「火星2020」火星車將於2020年7月或8月發射…

中國天文學家揭開環雙星系統中行星的軌道形成機制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季江徽、宮衍香的天文學家小組對美國刻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發現的環雙星系統中的行星(Circumbinary Planets,簡稱CPB)軌道構型研究,顯示CBP軌道的可能形成機制,深化了我們對特殊恆星環境下行星形成的新認識。

截止到2017年4月,刻卜勒太空望遠鏡從4,496個候選體中發現超過3,483個行星系統。在其中一個重大發現,是在主序雙星周圍發現了環雙星的行星。

目前已發現的CPB有11顆,分別在9個主序雙星系統附近運動。這些行星的發現引起了科學家的廣泛…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超出理論而存在的巨型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一顆編NGTS-1b巨型系外行星,環繞著一顆遙遠而微弱的矮恆星運行。這顆行星的發現挑戰了一個長期存在的理論,即這個約為木星大小的行星,不可能在一顆如此小的恆星附近形成。

位於離地球約600光年的天鴿座中NGTS-1b,它的半徑約為母體恆星的四分之一。相比之下,木星的半徑只有太陽的十分之一。根據理論,矮恆星附近能形成岩態行星,但不能聚集足夠的物質來形成木星般大小的行星。

通常,行星是由巨大的宇宙爆炸遺留的氣體和塵埃形成,這些物質會在新生行星周圍的星盤上盤旋,最終形成一顆行星。

【圖…

天學家發現二十顆隱藏的宜居系外行星

刻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進行的分析發現二十顆位於適居帶的系外行星。包括公轉週期最長的需要地球上的395天,其它的則持續幾週或數月。最快的僅需要地球上的18天。其中編號KOI-7923.01公轉週期395天的系外行星是清單上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世界,它大小為地球的97%,但要更冷一些。

較冷的氣溫歸結於遠離母星,並母星比太陽稍冷一些。這意味著它可能有點像地球上的苔原地區而非溫帶地區,但仍然足夠大、足夠溫暖,以至於能儲存對生命至關重要的液態水。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