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天文學家在罕見恆星誕生搖籃中當場抓住入侵者

使用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射電望遠鏡和甚大天線陣列(Karl G. Jansky Very Large Array)的天文學家在大犬座Z(Z CMa)恆星系統中罕見探測到出現的恆星飛越入侵事件。一顆非屬於原本恆星系統的入侵天體靠近雙星周圍的環境並與之產生相互作用,導致在它周圍的行星盤中形成混亂的塵埃和氣體流。

雖然這種基於入侵者的飛越事件以前在恆星形成的電腦模擬中經常出現,這些事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

中國天文學家發現三星系統中剛形成的大質量相接雙星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台雙星與變星研究團組博士研究生李福興和導師錢聲幫研究員等,在大質量相接雙星研究方面獲新進展。該工作發現半人馬座V606是一顆通過Case A物質轉移剛剛形成的大質量相接雙星,並首次發現該雙星存在一個較大質量的伴星天體。

大質量相接雙星是由兩顆OB型子星組成的雙星系統,且擁有共同的輻射包層,它們的形成和演化目前尚不清楚。半人馬座V606的兩顆子星光譜型均為B型,軌道周期接近1.5天,地面望遠鏡較難獲取完整光度變化曲線。美國太空總署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ransiting Exo…

韋伯太空望遠鏡飛行過程順利節省了的燃料足夠望遠鏡使用多十年

好消息傳來,因為歐洲太空總署亞利安五號(Ariane 5)運載火箭送入軌道的效率和準確性,以及在實施中段修正時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的結果,韋伯太空望遠鏡提早進入預定的軌道。

美國太空總署的任務系統工程師邁克·門澤爾(Mike Menzel)昨天(1月12日)在新聞簡報中表示,韋伯太空望遠鏡在飛行過程節省了部分原本預備用來修正飛行軌道所耗用的燃料和時間,變成它可能有相當多的燃料剩餘下來。粗略地說,它現存的推進劑大約足夠使用二十年,而非原本的設計的十年期限,不過他補充說,實際的情況仍然需要時…

美國太空總署洞察號在火星沙塵暴期間進入安全模式

美國太空總署的洞察號(全名:運用地震調查、測地學與熱傳導對火星內部進行探測 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簡稱:InSight)登陸器在上星期五(1月7日)進入安全模式後,穩定地從火星向地球發送健康數據,此前一場大型區域性沙塵暴減少到達太陽能電池板的陽光。在安全模式下,洞察號會暫停除基本功能外的所有功能。

洞察號任務控制團隊於1月10日重新與洞察號建立聯繫,發現它的功率保持…

個人發現最多小行星的比利時天文學家埃爾斯特逝世

個人發現最多小行星的比利時天文學家埃爾斯特(Eric Walter Elst,1936年11月30日-2020年1月2日)今個月初逝世,享年86歲。他晚年患有老人癡呆症,2021年夏天他的健康狀況迅速惡化,直至1月2日病逝。

埃爾斯特自1968年以來,隸屬於於比利時皇家天文台。他於1998年成為天文台的天體測量主任。他1986年在智利的拉西拉天文台(La Silla Observatory)工作時開始發現第一顆小行星。後來他總共發現了3,868 顆小行星,其中108顆小行星與其他人共同發現,有97…

歐洲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發現一顆欖球形狀的系外行星

歐洲太空總署的系外行星特性探測衛星(CHaracterising ExOPlanets Satellite,簡稱 CHEOPS)發現,在一天內圍繞它的母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具有變形的形狀,更像是欖球而不是球體。這是首次探測到系外行星變形,對了解這些變形行星的內部結構提供新的見解。

這顆名為 WASP-103b 的行星位於武仙神座。這顆行星和它的母星WASP-103之間的強大潮汐力變形,WASP-103 的溫度比太陽高二百度,質量大1.7倍。

我們在地球海洋中經歷潮汐,主要是由於月球在繞我們運行時略…

韋伯太空望遠鏡開始它長達數月的鏡面校準工作

韋伯太空望遠鏡已經開始將它的單個八角形的光學鏡面微調成一個巨大而精確的望遠鏡過程。

工程師首先命令執行一百二十六個用於移動和塑造主鏡段的設備,以及六個用於定位副鏡的設備,來驗證所有設備在發射後是否按預期工作。該團隊還命令執行器引導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精細轉向鏡進行微小運動,確認它們按預期工作。精細轉向鏡對於圖像穩定過程至關重要。

地面控制團隊現在已經開始指示主鏡和副鏡從它們的收起發射配置中移動,離開它們保持舒適並避免因振動而嘎嘎作響的緩衝器。這些移動至少需要十天時間,之後工程師可以開始為期三個月的對…

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光度變化模式有長期的不可預測性

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不僅每天都不規則地射出耀斑,而且從長遠來看也是如此。由來自薩爾瓦多(El Salvador)的亞力士·安德烈斯(Alexis Andres)領導的一隊國際研究小組對十五年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這一點。

幾十年來,天文學家知道,銀河系中心的黑洞人馬座A* 每天都會閃爍,有時會比正常情況明亮十到一百倍。為了了解更多關於人馬座A*耀斑的資料,一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十五年的數據中尋找模式。之所以能獲得這麼長的數據集,是因為美國太空總署的雨燕衛星(Neil Gehrels Swi…

嫦娥五號登陸器首次在現場探測到月球有水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林楊挺和林紅磊在嫦娥五號登器獲取的月表反射光譜數據,觀測到水的訊號,提供實地第一個探測到月球上的水證據。

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美國夏威夷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參與這項研究。

過去十年完成的許多軌道觀測和样本測量都為月球上存在水(羥基 OH)提供證據。然而,從未在月球表面進行過現場測量。

嫦娥五號降落在月球中高緯度最年輕的玄武岩之一上,並送回1,731克樣本。在對月球土壤進行採樣並送回地球之前,登陸器上的月球礦物光譜儀…

當有人在太空中死亡時太空旅遊帶來新的法律和道德問題

傳統上,太空人在進入太空之前都要接受嚴格的訓練和醫學檢查,自然死亡的風險幾乎是微乎其微。但在這個太空旅遊的新時代,不會進行詳細的醫療檢查,只提供最低限度的飛行前培訓。

隨著現在有各種各樣的人進入太空,以及未來幾年人類在月球及其它地方建立基地,就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有人在太空中死去,會發生什麼情況?

根據國際太空法,各個國家負責授權和監督所有屬於這個國家無論是政府還是私人的太空活動。在美國,商業旅游太空飛行需要聯邦航空管理局頒發的發射許可證。

如果有人死於商業旅遊任務,則需要確定死因。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