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新聞

印度首次在月球南極發現硫及其它金屬元素

印度上週(8月23日)才登陸月球,但月船三號(Chandrayaan-3)已經對月球南極進行首次科學探測任務。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簡稱 ISRO)在新聞公佈中表示,月船三號的智慧號(Pragyan)月球車上的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首次對月球南極附近表面的元素組成進行了探測。結果明確證實該地區存在硫的元素,這是軌道飛行器上的儀器無法做到的檢測。初步分析還暗示存…

日本將發射能精確測量深空X射線的太空天文台

X射線成像和光譜任務(X-Ray Imaging and Spectroscopy Mission,簡稱 XRISM)將於9月7日在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由H-IIA火箭發射升空。該任務目標是觀察來自深空的X射線,並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識別它們的波長。這將使研究人員更深入了解從星系團如何形成到黑洞如何產生高能粒子噴流的天體物理現象。

X射線成像和光譜任務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和美國太空總署的一項聯合任務,歐洲太空總署也將有進一步的貢獻,預計將運行3年左右。

火箭還將發射智能探月登陸器(Smart L…

天文學家首次在地球上觀測到海王星神秘黑點

天文學家首次在地球上觀測到海王星的一個奇怪黑點,為這些斑點的形成提供了新線索。

1989年,美國太空總署航行者2號太空船在海王星上探測到一個稱為大黑點的陰影區域。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顯示,這些痕跡很常見,往往在幾年後消失。

這些斑點的起源和性質仍是個謎,因為觀測僅限於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而哈勃太空望遠鏡主要捕捉紫外線和可見光。

英國牛津大學物理系教授伯直·歐文(Patrick Irwin)的硏究團隊首次利用地面望遠鏡在更寬的光譜上觀測到其中一個黑點。

2018年,哈勃太…

天文學家發現奇怪的新型磁性恆星

研究一種新型恆星可能是解開宇宙之謎的方法。經過一個世紀研究,天文學家終於明一顆名為HD 45166的恆星為何看起來如此奇怪,這可能是了解稱為磁星的奇怪恆星來自那裏的關鍵。

HD 45166位於大約3000光年外的一個雙星系統中,是一種稱為沃爾夫–拉葉星(Wolf Rayet star)的天體,也稱為氦星,因為它吹走外層的氫並露出底層的氦。但它從未像我們見過的任何其它的沃爾夫–拉葉星那樣。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的托默·謝納(Tomer Shenar)說:「在大約10…

印度月船三號成功登陸月球南極地區

印度太空研究組織(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sation)的發射月船三號(Chandrayaan-3)的 (Vikram Lander)在香港時間20時33分成功在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的撞擊盆地邊緣安全降落,使到印度繼前蘇聯、美國、中國大陸之後,成為第四個有太空船成功登陸月球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成功登陸在月球南極地區的國家。

月船三號香港時間7月14日17時05分在印度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的斯里赫里戈…

俄羅斯月球25號登月太空船昨晚在月球表面墜毀

俄羅斯47年來的首次登陸月球任務失敗,月球25號(Luna-25)太空船在著陸前軌道準備過程中出現問題,失控制墜入月球,突顯出前蘇聯解體後,曾經強大的太空計劃已經完全衰落。

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Roscosmos State Corporation for Space Activities)表示,登月太空船由於轉移到預著陸軌道時出現問題,太空船與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絡,在香港時間8月19日19時57分在月球表面墜毀。

月球25號在香港時間8月11日7時10日,由聯盟二b型運載火箭(Soyuz-2b…

日本天文愛好者西村栄男發現一顆新彗星

在2023年8月13日香港時間2時45分左右,日本靜岡縣西村栄男在雙子座區域發現了一顆目視星等約10星等的彗星,當時彗星已經有大約5角分。此外,在前一天12日香港時間2點15分左右,他從拍攝圖片中發現該天體已經可見。

之後,日本山口縣吉本勝己及來自世界各地的其他觀測者進行確認觀測,發現彗尾巴正在生長。由於確認新發現的彗星不是已知天體,國際天文聯會將它命名為C/2023 P1(西村)彗星。這是西村栄男自從2021年7月以來發現的第三顆彗星。

目前西村彗星正從雙子座向東移動,到巨蟹座和獅子座。觀測者…

國際天文聯會接納天文愛好者建議將木衛一上活火山「神羿」更名為「羲和」

國際天文聯會行星系統命名問題工作組(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昨日(8月4日)發出公佈,鑒於早前因為引用錯誤的內容,將木衛一(Io)的一座以中國古代太陽神(sun-god)命名為Shen Yi「神羿」的活火山口更名為Xihe「羲和」。

早前(5月16日)公佈命名是根據一本由曼弗·雷德勒克(Manfred Lurker)編著,由一間英國跨國出版商勞特利奇(Routledge)2015年4月29日再版的《諸神、…

美國太空總署操作人員發出錯誤指令暫時與航行者二號太空船失去聯繫

美國太空總署昨日發出消息,由於飛行控制人員意外發出錯誤命令,引致航行者二號(Voyager 2)太空船上的通訊天線傾斜多2%,偏離指向地球的方向,使到在190億公里外的航行者二號通訊切斷,失去聯繫。

目前美國太空總署正在監聽航行者二號發出的任何可能出現的訊號,雖然機會不大,不過美國太空總署表示,位於澳洲堪培拉的巨大碟形天線正在尋找來自航行者二號的任何雜散訊號,這些訊號從如此遙遠的地方到達地球需要18個多小時。

負責管理航行者號任務的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表示,未來一個星期,他們在澳洲的堪培拉天線會將…

科學家揭示太陽風與小行星相互作用新特徵

近年來,小行星、彗星等已成為人類太空探索的熱點。一方面,小行星和彗星保留了太陽系形成之初物質,可為研究太陽系和生命的起源提供線索。另一方面,近地小行星會對地球安全帶來威脅,因而人們需要詳查它們在太空中的分佈和軌道特徵。中國的天問二號任務將對469219號近地小行星(Kamo`oalewa 臨時編號 2016 HO3)進行採樣返回、對主帶的泛星彗星(311P/ PanSTARRS)進行繞飛研究,獲取它們的軌道參數、表面物質組成、磁化強度、內部結構以及周圍的太空環境特徵等,為探究小行星形成演化和表面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