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指出木星內部還有其它小行星的殘骸


一項由荷蘭太空研究所(Netherlands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簡稱 SRON)亞米拉·米格爾(Yamila Miguel)教授為首的科學家團隊在首次清楚地看到這顆最大行星的雲外層大氣下的化學成分之後得出結論,木星內部還有其它小行星的殘骸。

米格爾表示,木星是最早形成的行星之一,當時太陽系大約在45億年前形成。研究團隊利用美國太空總署朱諾號(Juno)太空船收集的重力數據來觀察木星的雲層。

這些數據幫助團隊繪製出巨行星核心的岩石物質,發現木星重元素高含量驚人。化學成分顯示木星吞噬了行星或者小行星,得以生長。

另一方面,關於木星是如何獲得其最初的岩石物質的,有兩種不同的理論。第一個理論是,這顆行星聚集了數十億個較小的太空岩石,天文學家暱稱為鵝卵石(儘管更接近巨石的大小)。另一種理論得到最新研究結果的支持,顯示木星的核心是由許多小行星或跨越數十公里的大型太空岩石的吸收形成。

如果任由它發展,可能會成為形成火星或地球等較小岩石行星的種子。不過,無法確定那一些理論是準確。

米格爾說:「在地球上,我們使用地震儀通過地震來研究地球內部。但是木星沒有表面可以放置這樣的裝置,而且木星的核心不太可能有太多的構造活動。」

朱諾號提供了非常準確的重力數據,幫助我們限制了木星內部物質的分佈。這是非常獨特的數據,只能通過運行的太空船獲得。

新模型中木星的內部顯示,這顆行星吸收的重元素一直靠近其核心和低層大氣。研究人員認為,對流混合了木星的大氣層,因此木星核心附近較暖的氣體會在冷卻並回落之前上升到外層大氣。然而,米格爾指出,木星內的某些區域可能會產生對流效應,但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這些發現也可能改變其它行星的起源的説法。木星是太陽系形成過程中最有影響力的行星,這顆行星重引力有助於塑造它的大小和行星鄰居的軌道。這些發現還暗示太陽系內其它氣態巨行星(例如: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潛在星子起源。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譯自自然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
2022年3月22日出版的《天文學及天體物理學報》;標題是: Jupiter’s inhomogeneous envelope
2022年6月21日出版的《自然》期刊;標題是: The heavy diet that made Jupiter so big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