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富豪宣佈與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合作三項雄心勃勃的太空商業飛行任務
美國富豪傑里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去年9月11日向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包機完成第一次全民用太空飛行,昨日他宣佈與上述公司合作完成另外三項私人太空任務,其中包括讓乘客出太空船外進行太空漫步,並最終實現下一代星際太空船的首次載人飛行。
第一個任務名為北極星黎明(Polaris Dawn)之旅,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之前舉行,由艾薩克曼指揮。
該計劃代表太空商業旅遊領域邁出新的一步,因為馬誼郎(Elon Musk 在台灣業務使用的中文名)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尋更雄心勃勃的任務,這些任務至今為止一直是國家太空機構的領域。
艾薩克曼在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以北極星命名的北極星黎明之旅由他和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共同資助。不過他拒絕提供更多細節,例如:總成本或雙方出資的百分比。
艾薩克曼對記者說:「該計劃目的是提高長期太空飛行能力,帶領我們實現火星探索的最終目標。」
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去年領導 Inspiration4 任務,見證了四名文職人員乘坐天龍號載人太空船完成為期三天的太空飛行任務,為聖裘德(St. Jude)兒童研究醫院籌得二億四千萬美元。
對於北極星黎明之旅,機組人員會進入比之前任何天龍號飛行更深的太空,艾薩克曼表示該高度將類似美國太空總署的雙子座計劃,是美國在1960年代的第二個載人的太空飛行計劃。
雙子座十一號飛行高度約為1,370公里,比最近的400公里高的國際太空站任務更深入太空。但它距離太陽神時代的月球之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太陽神計劃的飛行距離大約384,633公里。
北極星黎明之旅機組人員還將嘗試進入第一次商業太空漫步,這個活動需要穿上新的艙外太空衣。由於天龍號太空船沒有氣閘,打開艙門時,整艘太空船會暴露在太空的真空中。
任務專家和醫療人員安娜·梅農(Anna Menon)表示,機組人員會確保在我們打開艙門之前一切都得到很好的保護。
天龍號太空船會從佛羅里達州的甘迺迪太空中心,利用獵鷹九號火箭發射升空,在軌道上停留長達五天。
機組人員的預期高度會使到他們進入范亞倫輻射帶(Van Allen radiation belt)內層,這是一個保護地球免受太陽風影響的危險輻射區域。
前美國提供總署僱員梅農補充說,天龍號太空船和新的太空衣有助於保護乘客,他們會在整個過程中測量輻射暴露。
機組人員包括前美國空軍上校史葛·波帝 Scott Poteet(艾薩克曼公司 Shift4 和私人承包商 Draken International 的高層管理人員)作為飛行員。另外一人是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首席太空運營工程師莎拉·吉利斯(Sarah Gillis),她是這次的任務專家。
在任務期間,還將使用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星鏈衛星網絡測試基於激光的太空通訊,並進行醫學研究,例如:研究減壓病、太空輻射的影響以及太空飛行對眼睛健康的影響。
三項任務中的最後一項將涉及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的星艦(Starship)火箭,該火箭完成後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大、最強大的有效載荷火,箭。
馬誼郎認為這艘太空船是實現他在火星上殖民願景的關鍵,而美國太空總署已經在月亮女神(Artemis)計劃簽約其中一個版本作為登陸月球的太空船,該計劃將在本世紀中期左右再次將人類送上月球。
【圖、文: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