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行星盤拋出的物質比變成行星的物質更多
當一個年輕的太陽系開始運轉時,它只不過是一顆年輕的恆星和一個旋轉的碎片盤。公認的想法是,旋轉的碎片在行星形成過程中被掃除。但一項新研究表明,磁盤中的大部分物質可能面臨不同的命運。
它可能不會有幸成為一顆穩定行星的一部分,平靜而可靠地圍繞其主恆星運行。相反,它只是被丟棄了。它從年輕的、仍在形成的恆星系統中彈出,作為星際物體或流氓行星度過它的存在。
哈佛大學的天體物理學中心兩名研究人員阿維·勒布(Avi Loeb)和阿米爾·西拉傑(Amir Siraj)指出,像首使星(Oumuamua) 和 鮑里索夫彗星(2I/Borisov) 這樣星際天體的存在來證明他們的觀點。到目前為止,對於這些天體及其同類的起源還沒有確鑿的證據。研究人員提出了不同的起源,並帶來了有證據支持,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達成共識。首使星可能是一座星際的暗氫冰山(dark hydrogen iceberg),一顆類似於冥王星的天體,甚至是一種星際塵兔(dust bunny,小團狀灰塵)。鮑里索夫彗星很可能是一顆流氓星際彗星,這是我們觀察到的第一顆。
恆星質量預算顯示,奧爾特外雲(exo-Oort clouds)和原行星盤都不能提供足夠的質量來解釋星際物體和流氓行星的數量。那麼也許我們的恆星質量預算是錯誤的?也許原行星盤中的大部分物質被噴出並成為星際物體,好像首使星、鮑里索夫彗星和流氓行星,其中一些行星比地球大許多倍。
【圖:美國國家射電天文台;文:節譯自今日宇宙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2021年8月31日出版的 arXiv 論文預印本網站。標題是:Preliminary Evidence That Protoplanetary Disks Eject More Mass Than They Ret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