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絕恐龍的撞擊物可能來自外小行星帶


美國西南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稱,六千六百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直徑約十公里),很可能起源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的外半部分,該區域以往認為不會產生大型撞擊物。

一般認為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了現在的墨西哥猶加敦(Yucatan)半島,並炸出了一個被埋在地下直徑約一百五十公里並稱為希克蘇魯伯的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

岩芯樣本顯示,撞擊物的成分與碳質球粒隕石相似。然而碳質球粒隕石相對常見,但沒有一個接近希克蘇魯伯事件所需的大小等級。

負責這項研究的大衛·內斯沃尼(David Nesvorný)說,我們決定尋找希克蘇魯伯撞擊者可能藏身的地方。

利用美國太空總署的昴宿星團(Pleaides)超級電腦,研究小組模擬追踪火星和木星之間帶狀區域內十三萬顆小行星的軌跡。該分析是基於熱力模型,熱力可以將天體推入動態的逃逸艙口(dynamical escape hatches),在那裡,受到太陽系其它行星重力的影響,可以將天體推入經過地球附近的軌道。

研究結果顯示,位於主小行星帶外半部分十公里寬的天體,撞擊地球的頻率至少是之前認為的十倍(平均每二億五千萬年左右一次)。研究團隊的西蒙娜·馬奇(Simone Marchi)說,這個結果很有趣,不僅因為此區域為大量碳質球粒隕石撞擊物的所在地,還因為該團隊的模擬可以首次重現接近地球的大型小行星的軌道。

【圖:美國西南研究所;文:節錄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研究全文將會刊登在2021年11月1日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部出版的《伊卡洛斯》期刊 標題是:Dark Primitive Asteroids Account for a Large Share of K/Pg-Scale Impacts on the Earth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