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屆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畢業典禮


第二十一屆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畢業典禮已於五月二十五日順利舉行,為香港天文培育了新一代的青苗。

今屆中學生天文訓練計劃(下稱中天訓)有幸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副教授 黎冠峰教授、香港科學館總館長 陳淑文女士、香港太空館館長 李為君先生、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講師 梁寶建博士及香港天文學會會長 余甘楓先生作爲主禮嘉賓見證六十八位學員的畢業。

六十八位畢業學員當中更有十位獲頒發卓越獎,包括區倬源(聖芳濟書院)、鄭巧仁(旅港開平商會中學)、許令鋒(港青基信書院)、李梓熹(基督書院)、柯信行(聖芳濟書院)、岑小川(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鄧俊鋮(英皇書院)、黃柏源(聖言中學)、楊裕樂(旅港開平商會中學)及姚皓霖(耀中國際學校中學部)。

中天訓由香港太空館、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以及香港天文學會合辦,過去二十一年為熱愛天文的高中學生免費提供爲期一年的訓練,從理論天文至觀星技巧再到天文儀器的運用,超過四十小時全面的天文學訓練,不僅加深學員對天文學的認知,更培訓他們成爲天文推廣的新星,在學校及社區普及天文。而過去不少畢業生,更投身於天文教育及研究,回饋社會。


中天訓每年於九月至十月份接受全港中四至中六的全日制學生報名。今年在疫情中仍有超過二百名學生報名,反應十分熱烈。

中天訓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踐,配合工作坊讓學員累積使用天文儀器的經驗。在完成所有課程後,出席率及筆試考核要求達標的學員均能獲得由香港太空館、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香港天文學會認證的畢業證書,以及中文大學理學院頒發 資優計劃的兩個學分。

回顧過去大半年的教學,平均年齡僅約十五歲的學員們不僅需應付大量大學程度的知識,更因疫情改變了學習常態,然而學員於課後仍孜孜不倦地請教老師和教授,無不展露出對知識的渴求和好奇心;而在學習組織觀星活動期間培養出獨立解難及組織活動的能力更是令人欣喜。不過,授教者最欣慰的並非是學員在考核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而是他們能把所學分享予身邊的人,令觀星、探索宇宙奧秘不再是小衆興趣,而是成爲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圖、文:節錄自香港天文學會2021年6月7日新聞公佈】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