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


四十年前,天文學家使用靈敏的新攝影技術發現一類大而微弱的星系,他們將這些星系稱為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Giant low-surface-brightness galaxies,簡稱 gLSBG)。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是一個質量可與銀河系相媲美,但其它的半徑卻大十倍,達到四十萬光年。這些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給天文學家帶來一個問題:儘管星系盤很大,但(從運動學上講)相對不活躍。大質量星系通常形成的形式是從星系合併演化而來,這一過程會激起圓盤並使它在運動學上活躍。此外,大多數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發現在附近沒有其它星系,這顯示碰撞在它們形成的過程中可能並不重要。

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如何形成的問題是一個積極辯論的問題。已經提出了兩種流行的模型。在第一種情況下,在非災難性的情況下,星系緩慢的氣體吸積導致增長。在另一種災難性的情況下,過去確實發生了合併事件;這個模型的主要優點是它適合當前的星系形成框架。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伊戈·希林加良(Igor Chilingarian)和他的同事已經完成對七個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的靈敏光學觀測,對這些微弱的巨型系統的整個直徑進行光譜觀測,並將他們的結果與原子氫發射的檔案光學和射電測量相結合。

天文學家使用大型數據集來測試這兩種情況;他們還考慮第三種選擇,即星系在異常淺的暗物質暈及其重力影響中形成。(所有星系都認為有暗物質暈;銀河系暈包含的質量是恆星的十倍)他們得出結論,所有三種情況似乎都在運行,但情況不同。對於他們的大部分樣本,最有可能的過程是通過初始星系形成後逐漸吸積的增長形成的。對於剩餘的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主要的合併情景更好地解釋觀察結果,儘管在少數情況下,他們發現稀疏的暗物質暈也可能起作用。天文學家還發現,發現的七個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中至少有六個宿主活動星系核,然而它們的超大質量黑洞核比質量相似的正常星系的質量要小得多,這意味著合併,即使它們參與巨大低表面亮度星系的形成,也必須相對溫和。

【圖: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文: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2021年2月10日出版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