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天文聯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公佈第二期小行星和彗星命名


國際天文聯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今日(6月11日)公佈第一卷第二期小行星和彗星命名。今次公佈有兩位由美籍港人,兩位中國人,四位在歐美進行研究的中國科學家。

他們分別是:

27400 Mikewong。Michael H. Wong (1971年出生) 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行星科學家,他研究太陽系中的巨大行星。 他在624號赫克特(Hektor)小行星周圍發現衛星的團隊成員,他研究2009年出現小行星撞擊木星的事件,同時使用自適應光學監測大氣。

30228 Hushoucun 胡壽村。胡壽村(1985年出生)是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實驗室助理研究員,研究小行星周圍的重力和動力學。 他目前正在參與對小型太陽系天體提出新的中國太空任務。

33288 Shixian 史弦。史弦(1983年出生)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分析羅塞塔任務的光學、光譜和紅外遠程相機系統拍攝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 的照片數據,發現日落和日出噴流以及彗星上的局部氣流、決定一米大小的巨石。

42175 Yuyang 于洋。于洋 (1986年出生) 是中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研究圍繞不規則形狀小天體的軌道,並致力於了解小行星的形狀演變。

43188 Zouxiaoduan 鄒小端。鄒小端(1983年出生)是美國行星科學研究所的中國研究科學家。 她研究月球、小行星和彗核表面的物理特性。 她還參與了中國探月計劃(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

51166 Huimanto 許文轁。許文轁 (1990年出生) 是美國夏威夷大學天文研究所的中國博士後研究員,研究包括活動小行星、近太陽小行星和彗星的光度和動力學研究。

53537 Zhangyun 張韵。張韵 (1990年出生) 是法國蔚藍海岸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他的研究包括建立小行星表面和內部的數值模型,根據觀察到的物理特性對其機械和強度特性施加強約束。

65244 Ianwong。 Ian Wong (1990年出生) 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後研究員。 他的研究包括對希爾達(Hilda)族小行星、木星特洛伊群小行星、半人馬小行星和古柏帶天體的光度顏色和光譜測量。

【圖、;文:節譯自國際天文聯會小天體命名工作組簡報;新聞資訊由林景明提供】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