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文學家用紅外線測溫揭開彗星過去的歷史


日本天文學家借助昴星團望遠鏡,首次成功從地面觀測彗核表層的組成部分。分析顯示這顆彗星的溫度狀態比過去同期軌道要高。

由於彗星和小行星是在四十六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誕生,保留原始太陽系的資訊,因此近年彗星和小行星受到天文學家重視。太陽附近形成的小行星是岩石天體,遠離太陽形成的彗星主要是揮發性分子(如水)的固體,因此它們是非常不同的天體。但是,隨著觀測的進行,有可能找到位於小行星軌道上但像彗星一樣散發塵埃的天體。

泛星彗星(P/2016 BA14 PANSTARRS)在發現時也視為小行星,但由於觀測到塵埃尾,後來歸類為彗星。2016年3月,這顆彗星非常接近地球,它的距離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九倍。在彗星最接近地球的30個小時之前,日本天文學家使用日本位於夏威夷昴星團望遠鏡在中紅外線區域進行拍攝和光譜觀測,是首次發現含水矽酸鹽礦物的存在。由液態水和礦物質反應形成的含水礦物質從未從沒有以液態形式存在彗星表面清晰地識別出來。這種礦物的特徵顯示彗星過去的歷史可能超過攝氏三百度。彗星在當時軌道上的表面溫度不可能超過攝氏一百二十度,因此它可能是更靠近太陽的軌道。

將來,我們會用紅外線在各個演化階段觀測彗核,以確定含水矽酸鹽礦物在彗星中普遍存在還是僅在具有加熱歷史演化彗星中普遍存在,有望了解太陽系小天體誕生和演化過程中,礦物形成的機制

【圖:京都產業大學;文:節譯自日本國立天文台2021年4月5日新聞公佈】研究全文將會刊登在2021年7月15日由美國天文學會行星科學部出版的《伊卡洛斯》期刊第363卷114425號論文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