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研究與發展.5 2020-12-13 作者 香港天文 講座系列:天文研究與發展- 有關維多利亞港形成的三個模型的比較 一些中學教科書提到維多利亞港(維港)時,説它是由一個岩基(batholith)塌陷而形成的。1990年講者與中國學者合作提出了很多地貌和地質證據,指出維港是由一顆隕石撞擊而成的隕石坑(impact… 繼續閱讀
天文研究與發展.6 2020-12-13 作者 香港天文 講座系列:天文研究與發展- 自動生成高精度載人繞月自由返回軌道硏究 有別於美國「太陽神」計劃初採用的地月軸對稱繞月自由返回軌道,中國載人登月計劃因着陸場四子王旗的緯度較高、文昌發射場的緯度較低的實際情況,需選取三維非對稱的軌道提高返回地球的傾角。講者將會讓參加者了解不同的返回軌道,並分享他以高精度模型設計出的返回軌道,以及新建立的發射窗口時刻表及軌道特徵參數數據庫。… 繼續閱讀
盲人觀星傷健營.2 2020-12-13 作者 香港天文 盲人觀星傷健營2020 大會標誌主要由星星及流星組成,以不同顏色的箭咀代表不同界別人士,組合成星星,表達「共融」的訊息。整個標誌亦塑做出「眼晴」的效果,表示每位參加者除了可用肉眼去觀星外,同時也可用心去感受觀星的過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