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星上的大黑班不僅分流連方向也改變
木星有著全太陽系中最著名的風暴大紅斑,但這並不代表能吸引著全世界天文學家的目光,實際上在遙遠的海王星上也有一個奇特的風暴大黑斑。雖然風暴在冰巨行星上並不罕見,但這是第一次觀測到風暴向赤道移動後又返回中緯度地區,行星科學家仍不確定它改變軌道的原因,一旦瞭解它的機制就可以讓我們更了解海王星上的氣體動力學。
與太陽系中的其它行星相比,海王星實際上難以觀測,與地球的平均距離在四十五億公里遠處,一直到1989年航行者二號飛掠海王星時,人們才注意到海王星上有兩場強烈風暴正在發生,從那之後,哈勃太空望遠鏡就成為唯一能做到這點的儀器,而由於它的顏色比周圍的大氣更暗色,所以命名為黑斑。一般而言,這些風暴的行為模式相當類似,出現於中緯度地區,並在向赤道遷移的過程中,受到科氏力(Coriolis force)的影響逐漸縮小消失,過幾年後又會出現另一個。然而就在哈勃太空望遠鏡見到第四次風暴,即NDS-2018,它是個例外,當2018年發現它時,直徑約為一萬一千公里,科學家推測它已經出現在那邊一段時間了,而當2020年1月對該風暴的觀測,正如當初預期的那樣,從中緯度向赤道移動,若是按照之前的特性,NDS-2018應會在赤道地區逐漸被消失及遺忘。
然而就在這次的觀測中發現了奇怪的事情,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它的附近看見了一個較小的暗斑出現在大黑斑的附近,天文學家認為這場較小的風暴可能是大黑斑的一部分,當時的大黑斑已縮小至七千四百公里,而小黑斑則也有六千二百公里;接著在今年8月,大黑斑再次向北移動,而小黑斑不見了。
天文學家對這個現象感到相當興奮,起初,天文學家認為小黑斑是由於大黑斑的部分被打斷了,因為小的那個離赤道更近,比大黑斑的位置更不穩定,可能並不屬於天然形成的渦漩,但這僅僅只是推測,他們無法證明這兩者之間的關聯性。同時研究人員也更密切地檢視現有資料,以瞭解小黑斑的更多細節。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研究摘要刊登在2020年12月15日美國地球物理學會秋季會議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