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天文學家攜手揭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復雜外向流結構


質量大於八個太陽質量的恆星雖然稀少,卻深刻影響著星系的演化。它們是星系中重子物質和紫外輻射的主要來源。一個困擾已久的問題是:大質量恆星是否可以像類太陽恆星那樣,在形成過程中產生吸積盤和准直的外向流。然而,由於大質量恆星形成區普遍離太陽係比較遠( > 1 kpc ) ,而且大質量恆星趨向於成團形成,使得大質量恆星形成的觀測研究一直困難重重。這個問題只有借助高分辨率高靈敏度的干涉射電望遠鏡陣列觀測才能得到回答。

東亞(中、日、韓)天文學家於2015年發起甚長基線干涉測量(Very-long-baseline interferometry,簡稱 VLBI) 觀測大質量恆星形區的水激微波(Micro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簡寫為 MASER)和甲醇激微波的大型觀測項目。在一萬六千光年之外的大質量恆星形成區G25.82-0.17 觀測到復雜的外向流結構。

該觀測項目的成功利用東亞甚長基線干涉測量技術結合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次毫米波陣列(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縮寫為 ALMA)來研究大質量恆星的形成是可行的,而且潛力巨大。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研究全文刊登在2020年6月19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報》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