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利用天馬望遠鏡發現大質量年輕恆星天體旋臂吸積流結構


大質量恆星(>8個太陽質量)如何形成是現代天體物理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儘管大質量恆星在宇宙空間數目比小質量恆星少得多(只佔恆星數目的1%左右),但貢獻了絕大多數的恆星光度。大質量恆星快速演化過程中伴生的星際介質反饋及元素核合成過程,推動了其所在星團、甚至整個星系結構和化學的演化。

微波和毫米波的激微波(Microwave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簡寫為 MASER)是一種類似於光學激光的非熱輻射,天文觀測發現它們通常與大質量恆星形成區成協,這些激微波來自緻密輻射區域(典型尺度在幾到幾十個天文單位的氣體團塊),且亮溫度遠高於熱氣體,是研究大質量年輕星周圍(一千個天文單位)範圍內氣體運動和星際介質性質等的有效探針。

由廣州大學陳曦教授(上海天文台特聘研究員)領導的包括國家天文台任致遠、上海天文台沈志強和李斌以及南京大學鄭興武的國際合作團隊,在天文激微波與大質量恆星形成研究方向取得重要突破。該團隊利用上海65米射電望遠鏡(天馬望遠鏡)首次在星際空間探測到異氰酸(HNCO)、重水(HDO)和甲醇同位素(13CH3OH)三種新的分子激微波,揭露它們正在顯示大質量恆星形成過程,由重力不穩定性導致的星周盤碎裂產生的旋臂吸積流及間歇吸積現象。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2020年7月13日出版的《自然-天文學》期刊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