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里索夫彗星雖分裂但徹底瓦解的可能性不大


今年年初,有顆彗星從遙遠的恆星遊走到太陽系裡,它是鮑里索夫彗星(2I / Borisov)。後來發現它開始分裂時似乎將邁入死亡,但近期論文表示彗星的主體倖存下來。這是雙贏的局面,部分彗星確實破裂了,意味著科學家可分析其內部的碎片以了解其組成,而且這顆冰冷的太空岩石還能繼續它的穿越星際之旅。

在去年8月發現鮑里索夫彗星時,它就顯現出特殊的軌跡與速度,使其成為第二顆來自太陽系外的天體,以及首顆星際彗星。當它於2019年12月8日到達近日點,太陽的重力使其路徑略微彎曲,並在今年3月開始活躍起來。波蘭天文學家首先注意它的亮度增加,認為是彗核分裂造成灰塵和冰塊的爆發。3月底,哈伯太空望遠鏡證實這點,發現鮑里索夫彗星分成兩塊。但由大衛·杰威特(David Jewitt)領導的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團隊認為彗星完全瓦解的可能性不大。杰威特表示:經由觀測表明彗核的爆發和分裂屬於較小事件,佔總質量的比例很小,因此鮑里索夫彗星將繼續生存下去。

來自太陽系外圍的彗星常見在近日點崩解,天文學家認為是彗星的冰昇華加速彗星的旋轉,此過程會使彗星不穩定導致破裂。鮑里索夫彗星的特徵類似太陽系外圍彗星,因此也可能破碎。根據論文描述,3月4日至9日這顆彗星顯現第一次爆發。之後在3月30日,就發現第二塊彗核。但是到了4月3日,發現第二塊彗核已經消失。根據杰威特研究小組計算,3月初的爆發出一片約一百平方公里的雲,這雲塊由大小約0.1毫米的粒子所組成,估計質量約為二萬公噸,這與彗核相較僅是九牛一毛。小組估計彗核半徑五百米,約三億公噸。隨後出現的第二個物體,約一百二十公噸。研究小組認為,這塊碎片在3月初爆發時已經產生出來,但在幾星期後才被看見。研究團隊認為彗核的爆發和分裂相較之下很小的事件,所佔總質量很小,鮑里索夫彗星將在穿越太陽系之旅中生存下去。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