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可能低估了火星表面的磁場強度
2018年11月,美國太空總署成功降落了最新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它的名稱來自「運用地震調查、測地學與熱傳導對火星內部進行探測」(Interior Exploration using Seismic Investigations, Geodesy and Heat Transport)的首字母縮寫。洞察號不像好奇號(Curiosity)、機遇號(Opportunity)一樣可以在火星上行走,它降落以後便在原地部屬科學儀器,預計對火星內部地質進行為期兩年的探勘。
在洞察號辛勤工作了十八個月後,第一年的觀察數據開始釋出供科學家分析。其中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在洞察號附近的磁場比預期上高了十倍,這個發現可以幫助行星科學家了解火星的形成及演化,在此之前,磁場強度的估計來自繞行火星的人造衛星,因此只能在一百五十公里的高空中測量。
根據火星的早期演化模型,科學家推測火星的磁場在四十二億年前就已消失,失去磁層的保護,太陽風可以不斷地帶走大氣分子,造成火星表面乾燥及寒冷的環境。由於火星表面的大多數岩石還太年輕,不可能是被古老的磁場所磁化,研究團隊認為洞察號探測到的磁場一定來自更深的地底下。
將洞察號的數據與火星軌道衛星過去探測的磁場強度數據結合起來,科學家能夠準確地識別出哪些岩石被磁化了以及它們的年齡有多大。今年包含美國、歐盟及中國都預計在兩年一度的發射窗口送出新的火星探射器,如果能透過火星上各個角落的磁場強度做分析,將能幫助科學家解決火星演化模型中的其它問題。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自然地球科學》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