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天文學家團隊在美國發現首顆金星軌道內運行的小行星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前日(1月16日)發表公報,由台灣中央大學天文所與清華大學天文共組「探高(TANGO)」團隊,以德國籍華人天文學家葉永烜和居美中國天文學家葉泉志為主,參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主導「史維基瞬變設備」(Zwicky Transient Facility,簡稱 ZTF)曙暮光計劃(Twilight program),在今年初發現第一顆完全在金星軌道內運行的小行星。新發現的小行星臨時編號2020 AV2,這類小行星軌道很特殊,須藉由行星的重力擾動,才能從太陽系其它地方進入金星軌道內。

這顆小行星直徑約1至3公里,繞太陽系公轉軌道呈橢圓形,相對於太陽系平面傾角約15度,公轉週期約151個地球日。它的運行軌道始終處於金星軌道內,在近日點時非常接近水星軌道。

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科學家湯·普林斯(Tom Prince)表示,這顆小行星可能因為與太陽系內的行星碰撞而墜入金星軌道。與人類太空船經常通過繞行星加速的引力彈弓效應相反,這顆小行星在相遇太陽系行星過程中失去能量。

加州理工學院紅外線過程分析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佐治·赫盧(George Helou)認為,這顆小行星一定是從太陽系較遠的位置飛向金星。未來若要脫離現有軌道,這顆小行星唯一的途徑是在重力作用下與水星或金星碰撞而被拋出軌道,但如果發生這種狀況,它極有可能在碰撞過程中墜毀。

這顆小行星屬於太陽系內阿提拉(Atira)類的小行星。阿提拉類小行星是指運行軌道完全在地球公轉軌道內的小行星。由於阿提拉小行星的運行軌道離太陽很近,可以觀測時刻僅處於日出前和日落後的曙暮光時間之內。

【圖:美國太空總署噴射推進實驗室;文:節錄及改編自科學網頁及美國加州理工學院2020年1月16日新聞公佈;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