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解譯彗星彗髮水分子譜線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研究員課題組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 für Sonnensystemforschung)保羅·哈托(Paul Hartogh)博士課題組等基於羅塞塔號(Rosetta)太空船微波光譜儀獲得的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彗星(67P/Churyumov–Gerasimenko)毫米波觀測數據,首次建立並利用立體模型對彗星彗髮中的分子譜線觀測數據進行分析,進而利用該模型結合微波光譜儀的儀器參數分析遙感觀測的立體空間效應的研究工作,相關研究對揭露彗星彗髮活動特性與演化歷史具有科學意義。

為了精確解譯羅塞塔號太空船微波光譜儀觀測數據,來自紫金山天文台的趙玉暉副研究員與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拉迪斯拉夫·雷扎克(Ladislav Rezac)博士等合作建立了一套融合立體形狀模型、光照模型、氣體揮發模型、立體彗髮模型、立體輻射轉移模型及觀測模擬和譜線模擬等多個模塊的立體數據分析工具,並分別應用於羅塞塔號太空船微波光譜儀早期水分子觀測數據的研究和遙感儀器觀測數據立體效應的分析。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報》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