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年齡的星團外觀也不一定相同


星團由數十到上百萬顆不等的恆星組成,恆星彼此間的重力交互作用會讓星團結構隨時間而改變,天文上稱為動態演化(dynamical evolution)。動態演化結果使較重的恆星逐漸沈往星團中心,質量低的則向外移動甚至逃離星團。這樣的變動最後將導致星團核心區域隨時間逐漸縮緊,而相同實際年齡的星團會因動態演化的關係,使其外觀和形狀差異甚大。因此,來自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大麥哲倫星系(Large Magellanic Cloud)中的星團大小隨時間的變化結果顯示:光按照實足年齡來呈現完整故事的研究方式,在星團演化領域的探索上並不適合;即便星團年齡相同,但最後都會因為動態老化(dynamical ageing)的程度不同而使星團結構相異。

大麥哲倫星系離地球約十六萬光年,是銀河系的衛星星系之一,擁有各種年齡層的星團,這和我們銀河系大都是老星團不一樣。大麥哲倫星系裡的星團大小分佈狀況與年齡有關,這個觀測結果令天文學家感到疑惑,因為年輕星團全都很緊密,但最老的星團卻有的大、有的小。

包含大麥哲倫星系在內的所有已知星團中都發現有一個特別的「回春恆星」,也就是所謂的「藍脫序星(blue straggler)」。在某種特定環境下,恆星會收到多餘的燃料,使它們核融合反應更加劇烈而變亮。這通常發生在雙星之間,其中一個奪取另一個的物質,或是兩星碰撞合併的時候。

隨著動態演化老去,重恆星沈向星團中心,類似沈積過程,因此稱之為中心分異(central segregation)作用。藍脫序星很亮,使得它們很容易被觀察到,而且由於它們質量很大,會被中心分異作用影響,故可用以之估計星團動態年齡。

義大利波隆那大學(University of Bologna)弗朗切斯科·費拉羅(Francesco Ferraro)等人透過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大麥哲倫星系裡五個大小不一的老星團中的藍脫序星,最後成功地按它們的動態年齡排序,以此證明星團結構不同是因為動態老化的程度不同所致,雖然出生時的年齡相同,但最後的整個星團物理型態並不相同。這項研究結果,開啟了一扇新窗,讓天文學家能更瞭解星團形成歷史。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網頁】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