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氣凝膠形成溫室效應使火星部分區域適合人類居住
地球是太陽系目前唯一可居住的行星,但火星是否也能改造如地球一樣舒適?在1971年的一篇論文中,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提出了一種改變火星使其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想法。他建議包括蒸發火星北極的冰帽,以增加火星的稀薄大氣的厚度,並經由溫室效應提高溫度,最後使火星地表出現液態水。但研究人員計算此提議的模型,發現這方法的氣體總量不足以使火星適宜居住。因此,他們將重點縮小到區域範圍。
一項新研究提出覆蓋以二氧化矽為材料的氣凝膠(),可形成溫室效應,使火星部分區域適合人類居住。氣凝膠是世上最輕的固體之一,這種材料的空氣體積超過97%,擁有強大隔熱功能,號稱為固態煙霧(solid smoke),已應用在太空任務中。如2003年發射的火星探險車精神號與機會號,其電子儀器覆蓋氣凝膠以避免受到極端溫度變化的影響。
研究人員使用模型計算和實驗表明,只有2至3厘米厚的氣凝膠就可以阻擋太陽的輻射,提高室內溫度,並還能使光線通過而為光合作用。因此這種材料製造的薄層可用於建造穹頂或生物圈,使其內部的溫度如地球。研究人員並提出,未來將可在如南極或智利等如火星嚴酷環境中測試。但這項提案還是有工程和道德上問題。科學家表示:如果要在火星表面建立提供生命的環境,就要確定那裡是否早已有生命,如果有,未來發展將難以掌握。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