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發現糸川小行星含有水支持地球的水來自小行星理論


日本太空船隼鳥(Hayabusa)在糸川小行星(Itokawa)收集樣本後,於2010年送回地球,最近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其樣本含有水,加強了地球大部分水來自小行星的觀點。糸川是一個花生狀的小行星,長五百三十五米,寬約二百至三百米,以十八個月繞太陽公轉。行星科學家根據光譜將其分類為S型,認為石質隕石就是S型小行星的碎片。

雖然系川的樣本自返回後已經進行廣泛研究,但這個團隊首次專門搜索水的跡象。研究小組使用納米次級離子質譜儀(Nanoscale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研究小行星的五個粒子,在其中兩顆粒子中發現輝石(pyroxene)含有水,且其氫同位素比例與地球相近。他們認為糸川小行星水資源十分豐富,在考慮到因碰撞和宇宙射線造成水分損失後,研究人員估計糸川小行星礦物的含水量在698至988 ppm之間。研究團隊表示,像糸川或其碰撞前更大的小行星富含水,支持這些太空岩石為較大行星提供水的理論,甚至地球海洋中一半的水可能來自小行星。

雖然這是首次在地球上的小行星樣本中發現水,但美國太空總署的歐西里斯號(OSIRIS-Rex)太空船日前也發表在貝努(Bennu)小行星的礦物中檢測到水分子。此外,日本後續任務隼鳥二號(Hayabusa 2)也正在龍宮(Ryugu)小行星取樣,預定明年底將樣本送回地球,或許能找到更多水的證據。

【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科學進展》期刊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