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內的一個恆星形成區看起來像飛舞在太空中的蝴蝶
美國太空總署的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簡稱 SST)拍攝的這張紅外線影像中,這個看起來像蝴蝶的天體實際上是數百顆恆星的育嬰房。這個正式命名為韋斯特豪特 40(Westerhout 40,簡稱 W40)的星雲正有許多新的恆星誕生,蝴蝶的兩片「翅膀」是由該天區的高溫大質量恆星的恆星風吹拂而成的巨大氣泡。
除了美麗之外,W40還展示了恆星誕生的同時如何破壞創造它們的星雲。在這片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雲中,因為物質的引力使得塵埃和氣體被聚集而成緻密的團塊。有時這些團塊達到臨界密度,使中心得以進行核融合反應,恆星便在其中形成。來自這些雲中的大質量恆星所產生的輻射會分散氣體和塵埃,破壞緻密的團塊並減少或阻止新的恆星形成。W40的翅膀部分的物質正從位於照片中翅膀之間的星團吹出,這個星團名為W40 IRS 1a,聚集了這個星雲最大的恆星。W40距離太陽系大約1,400光年,與著名的獵戶座星雲的距離大致相同,儘管兩者在天球上幾乎相差了180度。
這幅影像是由史匹哲太空望遠鏡的紅外陣列相機(Infrared Array Camera,簡稱 IRAC)拍攝的四張影像組成,在電腦處理時將不同波長的紅外光(3.6、4.5、5.8和8.0µm)依序顯示為藍色、綠色、橙色和紅色 。由碳和氫組成的多環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 PAHs)有機分子被星際輻射激發後,會發出波長8.0微米的紅外光,使星雲具有微紅的特徵。一些年輕恆星周圍的塵埃盤,在照片中則發出黃色或紅色的色調。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