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與小行星相撞機會率三億年來增加兩倍


科學家一直認為地球與小行星相撞的機會率大致上是穩定,但新的研究發現,從古生代末期開始,地球與小行星相撞的機會率增加了兩倍。

英國修咸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美國亞利桑那州圖森市行星科學研究所(Planetary Science Institute)、美國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利用美國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簡稱 LRO)所得數據,研究小行星撞擊月球和地球的機率,發現最近二億九千萬年來,撞擊次數增多。之前平均每三百萬年發生一次撞擊,最近二億九千萬年增加到每一百萬年發生一次撞擊。多倫多大學女行星學家麗碧嘉·根特(Rebecca Ghent)表示:很驚訝發現這種改變,因為根本沒有任何理由會提高撞擊機會率。

除了地球,科學家還研究了月球上的小隕石坑,月球和地球受小行星撞擊的頻率相同,但地球上的撞擊坑經常因侵蝕和地殼板塊運動而消失,在地質活動並不活躍的月球上,撞擊隕石坑幾乎永遠保留,因而更易研究。研究中納入所有直徑大於十公里的隕石坑。科學家為月球隕石坑測量年份,科學家研究了月球受撞擊時火山口噴出的大型石塊,因為暴露在表面,它們一直受到微隕石影響,受損程度與火山年齡成正比。

美國科羅拉多州西南研究所的威廉·波特克(William Bottke)指出,找到的隕石塊可能由大約三億年前火星和木星主帶上一次或幾次偶然的大型小行星碰撞產生,碰撞形成的眾多碎片最終進入飛往地球或月球的軌道。

【圖、文:節譯自修咸頓大學1月17日新聞公佈;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示】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