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鳥二號即將用高難度方式登陸龍宮小行星
2010年,日本的隼鳥號探測器創造了歷史,首次將在小行星上收集到的樣本帶回了地球。然而,歷時七年、長達四十億公里的奧德賽之旅曾導致了太陽能電池板退化、機械故障無數、燃料爆炸、飛船翻滾、與地面控制系統中斷兩個月通訊。當這一項目再來一回時,隼鳥二號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決定避免這樣的戲劇性事件。他們使組件更加堅固,增強了通信能力,並對新技術進行了徹底的測試。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下屬太空和航天科學研究所隼鳥二號項目負責人津田雄一說:「目標龍宮小行星即將迎來新的驚喜,通過研究每一顆小行星的細節,我們希望至少能找到一些適合登陸的平坦區域。」然而,當探測器於2018年6月抵達距地球二億九千萬公里的龍宮小行星時,科學家發現這是一顆坑坑洼窪、佈滿卵石的天體,登陸成為一項艱鉅的挑戰。
原定於去年10月進行的第一次取樣登陸至少推遲到本月底。在近日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太空和航天科學研究所的工程師提出了一項大膽的新計劃,要在間隔很近的岩石之間精確登陸。
自從2014年12月隼鳥二號發射以來,其他大多數事情都在按計劃進行。其裝載的照相機和檢測設備已經提供了有關這顆小行星的質量、密度、礦物和元素組成的線索;三架降落在龍宮上的漫遊車已經檢查了它的表面。在此次研討會上,太空和航天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展示了早期研究結果,包括大量有機物質的證據,以及小行星的母體曾經存在水的線索。名古屋大學地球行星科學家渡邊誠一郎說:「這些發現進一步證明是小行星而不是彗星把水和有機物質帶到了地球。」
至今為止,隼鳥工號探測器還沒有在龍宮表面或地下發現水。但是它的紅外光譜儀已經發現了含有羥基的礦物跡象,這表明水曾經存在於其母體或該小行星上。 這顆小行星的高孔隙度還顯示,它曾經含有大量的水或冰以及其他揮發性化合物,後來這些物質逃逸出來。像龍宮這樣的小行星也含有豐富的碳元素,它們可能在天體的早期歷史中帶來了水和碳,後者都是生命的關鍵組成部分,相比之下,彗星只有3%到5%的碳。
【圖: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文:節錄自科學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