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五百萬年前生命何以快速重返深海撞擊坑


目前一般對於恐龍滅絕咸認為是大約六千五百萬年前一顆十公里大小的小行星撞擊所造成,除了恐龍外,地球上七成半的物種也都慘遭滅絕。不過根據迷你潛艇對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採樣研究發現,拜滋養海水之賜,多樣性的生命迅即在數年內重返隕石坑,海洋生態系統甚至扭轉了巨變的天氣系統!

古海洋學家基斯杜化·盧亞(Christopher Lowery)博士後研究員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2016年以迷你潛艇在墨西哥灣六百米深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底,鑽採了厚達七十六里米的沈積岩石,發現在撞擊後不久,即出現小型蠕蟲、甲殼生物,如有孔蟲及浮游生物的化石。為何生命能如此快速重返撞擊地?盧亞博士認為和隕石坑的形狀有關,因為希克蘇魯伯坑東北角的開口通向墨西哥灣,使得富含滋養物質的海水湧入,醞釀了生物的繁衍。相對地,發生在三千五百萬年前的切薩皮克(chesapeake)撞擊事件,由於坑壁完整,當中的氧被有機物腐敗過程大量消耗,反而使得需氧生物快速死亡,數千年後才得以回到這個 八十五公里寬的撞擊坑中。科學家也提出警告,現代的海洋污染、酸化以及溫度升高,同樣造成海洋生物生態的快速變化,其毀滅性形同慢速的撞擊事件。

【圖、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