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卜勒太空望遠鏡觀測過百顆小行星
以前,刻卜勒(Kepler)太空望遠鏡用幾乎垂直於黃道和行星平面的方向看去太陽系。 這樣的安排,它可以全年觀測同一個位置,因為太陽和大部分的太陽系,都在它的視野之外。 但自從刻卜勒延展任務開始,它改為與行星平面平行地觀測,以便更好地平衡太陽的輻射壓力。 新的策略有兩個重要的後果:第一是刻卜勒太空望遠鏡每三個月必須改變它的方位,以避免受到太陽直接的照射,第二是我們自己的太陽系,出乎意料地,已經成為外行星狩獵望遠鏡的目標。
對於大多數使用刻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天文學家來說,拍攝過程中夾雜行星和小行星,在圖處理過程中要清除它們的光度變化,是一件討厭的事情。 然而,來自匈牙利康居(Konkoly)和巨達(Gothard)兩個天文台的研究人員在這些移動的光斑中,找到了研究機會。 他們在硏究海王星外天體(trans-Neptunian objects),他們在研究一一些主小行星帶和特洛伊(Trojan)天體的光度變化。 他們使用了一套基於FITSH的天文圖像處理軟件包開發的特殊流程,精確測量圖像中的移動目標。
大多數的目標小行星可以連續觀測一天到四天,時間聽起來雖然不算很長,但明顯長於用地面望遠鏡可以實現的單夜觀測。 事實上,研究人員希望利用刻卜勒太空望遠鏡,可以更準確地確定小行星的自轉週期,消除數據中白天間隙引起的不確定性。
【圖、文:節譯自美國太空總署網頁】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期刊
請按左下角「外部連結」觀看有關刻卜勒太空望遠鏡拍攝過程中夾雜行星和小行星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