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號顯示穀神星的亮斑及次表層成分:冰少鹽多

穀神星中最明亮的區域
美國太空總署黎明號太空船環繞穀神星飛行,科學家發表研究論文,將收集所得的數據進行了全新分析,顯示這顆矮行星的神秘亮斑及它地面以下的組成成分。論文指出,穀神星的地表層下面可能存在一些液體。

穀神星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這顆星表面較為暗淡,點綴著超過一百三十個亮斑,其中最顯著的分佈在歐卡托(Occator)隕石坑附近。黎明號太空船自從2015年3月開始圍繞穀神星進行考察,已經發佈的研究顯示,這些小型明亮區域,有可能由大量的水合硫酸鎂組成,它的表面特定礦物質成分顯示,這顆矮行星應在太陽系外圍形成,但是表面以下的組成成分,此前並沒有分析結果。

在《自然》雜誌 ​​的論文中,意大利國家天文物理研究所瑪利亞·克里斯蒂娜·德桑克蒂斯(Maria Christina De Sanctid)和她的研究團隊,分析了黎明號在距離穀神星一千四百公里時,太空船上的可見光和紅外線光譜儀收集到的數據。結果發現,歐卡托隕石坑底部的明亮物質,是由大量碳酸鈉混合一種深色成分,少量層狀矽酸鹽以及碳酸銨或氯化銨組成的。研究團隊表示,這些化學成分是通過一種水介反應,在歐卡托撞擊坑形成後從穀神星內部輸送到表面的。

在《自然—地球科學》刊登的論文中,美國地質調查局米高·布蘭德(Michael Bland)和他的研究團隊報告指出,穀神星最大撞擊坑的深度顯示,這顆矮行星岩石外層之下的次表層不太可能主要由冰組成。他們認為,此表層中可能只有三成到四成是冰,其餘六成到七成是由岩石和低密度、含水鹽類和絡合物混合組成。

【圖:互聯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