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天文台大質量恆星形成區演化研究取得進展

不同的化學物質追蹤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演化階段
新疆天文台恆星形成與演化組,使用CN、HCN、HNC、N2H+、HCO+等分子,追蹤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演化階段得到研究成果。

大質量恆星形成過程的化學研究,已經成為恆星形成研究的一個重點領域。 其中一個重要議題就是找到合適的化學方法去追蹤大質量恆星區的演化階段,又稱為化學時鐘。 最近幾年在一些較大樣本的研究中,分子的積分強度比或豐度比隨著演化階段的變化都不明顯;另一方面,研究得到的結果也不一致。 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這些研究大多使用單點觀測資料,不能很好地代表整個恆星形成區的化學特性;二是這些研究沒有考慮到樣本中的部分恆星形成區的化學特性會受到鄰近O/B型星的影響。因此,新疆天文台科研人員提出研究整個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整體化學特性,並且辨認和剔除那些受到影響的樣本。

研究顯示,在此情況下,恆星形成區的整體積分強度比HCN/HNC、CN/HNC能清楚地將無星核、原恆星階段與緻密電離氫區階段分開, 科研人員得到的積分強度比和豐度比變化幅度更大,能更好地追蹤大質量恆星形成區的演化階段。 研究結果證明新的研究方法是有效的。

【圖、文:節錄自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研究全文刊登在已經出版的《天文與天體物理學報》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