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地外生命可將範圍縮小至地球凌日區

地球凌日區的結構示意圖
多年來,人類探尋外星生命的方式主要集中於盡可能地尋找更多的可以支持生命存在的類地行星。但是,近年來類地行星倒是發現不少,但外星人仍然毫無消息。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科學家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稱,人們應該縮小搜尋範圍,將目標放在那些也看得見我們的行星上,即在地球凌日區內尋找類地行星。

科學家所使用的方法就是所謂的凌星法,即在行星橫越自己的主恆星時,再對它們進行探測。這毫無疑問也是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可以實際用於發現一顆行星上的生命存在與否及行星的大小。

當一顆行星飛越自己的主恆星盤前方時,這顆被觀測的主恆星的亮度會降一些。通過測量主恆星亮度的變暗程度,科學家就可以收集到許多有價值的信息,甚至可以不需要直接看到那些行星。兩位科學家表示,證明目標行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一項非常複雜和困難的任務。但是,一旦某顆行星被發現是與地球相似的岩質行星,那麼通過凌星法對這顆候選行星進行觀測,就可以獲取令人感興趣的大氣層信息。

為了驗證某顆行星是否可以作為探索目標,科學家首先需要了解的是,這顆行星是否可以支持我們所理解的生命的存在。

科學家認為,地球凌日區中可能存在大約十萬個潛在目標恆星,這些目標恆星都有可能被生命宜居的行星或衛星環繞。

【圖、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