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台研究員利用郭守敬望遠鏡發現了一個奇特的恆星流
如果將我們的銀河系看成是遼闊的海洋,天文學家就宛如配備望遠鏡的漁夫,孜孜不倦地尋找各種不同類型天體。近日,利用中國郭守敬望遠鏡(LAMOST)銀河系恆星光譜巡天數據,上海天文台的約翰·維克斯(John Vickers)博士和馬田·史密斯(Martin Smith)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小組發現了一個前所未知的恆星流,他們表示該恆星流很可能是恆星星團被破壞後的殘骸。
約翰·維克斯指出:我們拖網似地搜索了郭守敬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了一小群恆星的運動方向與同一區域其它恆星的運動方向相反。經過進一步的調查,我們發現這群特殊的恆星具有相同的化學組成,這很好地表明了它們可能屬於一個群體。這群奇特的恆星位於天龍座天區附近,距離太陽九千四百光年。
另一個判定這群恆星是否關聯的方法是研究它們的年齡是否相當。 「星團中的恆星幾乎誕生於同一時刻,因為一旦第一批恆星誕生後,它們產生的輻射壓會將誕生氣體的必需物-氣體吹出去,同一區域想要繼續誕生恆星就很困難」, 維克斯博士解釋說。
當恆星變老時,其顏色(可以推算出溫度)和亮度會發生變化,主要取決於恆星的質量。不同質量的恆星以不同的速度經歷成長,成長過程中溫度—亮度變化的關係是不同的。因此,給定一個恆星年齡,我們可以估算出恆星的溫度和亮度,不論它的質量比我們太陽質量更大、相當或更小。 「年齡相同的不同質量恆星在溫度和亮度空間的分佈,在天文上稱作恆星等時線。我們發現的這群奇特恆星在溫度—亮度空間內的分佈接近等時線,表明這些恆星很可能年齡相似」,維克斯博士說。
【圖、文:節錄自上海天文台網頁;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該工作已於今年1月份發表在國際核心期刊《天體物理雜誌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