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新方法量度遙遠恆星表面的萬有引力

恆星表面的萬有引力
一組以維也納大學(University of Viennas)的托馬斯·卡林格(Tomas Kallinger)領導的包括卑詩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台灣譯作: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大陸譯作: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傑米·馬修斯(Jaymie Mattews)教授以及來自德國,法國,澳洲的天文學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方法,用於量度恆星表面的萬有引力。對於擁有行星環繞的遙遠恆星而言,這個訊息對於確定這些行星能否承載生命也顯得至關重要。

這項新技術被稱作自相關函數時間尺度技術,或者短時間尺度技術,可以令天文學家量度恆星表面萬有引力的精度達到約百分之四。它也被應用在加拿大恆星微小變動與振蕩(Microvariability and Oscillation of STars,簡稱MOST)項目以及美國太空總署的刻卜勒衛星中,記錄遙遠恆星微小的光度變化。

【圖、文:林景明節譯自物理學機構網頁】研究論文發表於1月1日出版的《科學進展》期刊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