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參與研發微型衛星平台及分離裝置

香港理工大學參與研發的微型衛星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參與了中國於今年9月20日成功發射長征六號「一箭20星」的歷史創舉。在是次歷史任務中,理大與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深圳東方紅)聯合研發了微型衛星平台及分離裝置,並將有關研發應用於「開拓一號B」上並成功發射,將輕成本航天科技應用於民用領域上。新研發的微型衛星平台符合立方星標準,而立方星是微型衛星的一種。

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副系主任容啟亮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負責將裝置了微型衛星平台及分離裝置的「開拓一號B」搭載於由深圳東方紅自主研發的主衛星「開拓一號A」上。在火箭發射的同日,「開拓一號B」於離地球五百公里的上空成功從主衛星「開拓一號A」分離。「開拓一號B」為首批由中國發射,以及首個由香港成功研發的微型衛星(立方星)平台及分離裝置,開創了香港在輕成本太空科技上之先河。傳統的衛星每個數百至數千公斤,而微型衛星「開拓一號B」的重量則僅約兩公斤,大幅降低研發及製造衛星的成本,並適用於載荷小型測試物及儀器上太空。
「開拓一號B」的主要任務是進行一系列的太空驗證和實驗,當中包括由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助理教授鄭慶祥博士及其研究團隊研發的「綜合試驗載荷」。「開拓一號B星」的預設壽命為三個月,預計八年後會離開軌道重回大氣層,不會構成任何太空垃圾。
是次「開拓一號B」的成功發射,標誌著理大研發的微型衛星技術已經通過航天驗證,並能為日後的太空研究實驗提供一個標準化的微型衛星平台及分離裝置。未來,研究人員只需設計置於微型衛星內的實驗部件,從而大幅簡化研究過程,無須再投放龐大資源於小型太空測試實驗上,節省成本。因此,微型衛星平台及分離裝置將有助發展輕成本太空實驗,將太空科技帶到一般的應用層面,惠及公眾人士。

該項微型衛星平台及分離裝置技術可應用到多個界別,包括航空界、製藥業、先進材料工業及教育界。航空界方面,微型衛星平台能提供額外資源追蹤航班,以及協助調查飛行事故;在製藥及先進材料工業方面,可提供另一個低成本平台,進行無重狀態實驗,有助加快研發新物料;至於教育界方面,為大專院校提供更多機會進行各種與太空環境相關的科研,亦能為中學提供技術平台,將其物理實驗帶上太空,加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是次項目是香港與中國航天界合作的又一成功典範。理大未來會進一步優化微型衛星平台的設計,目標再減輕其重量、降低開發成本,以及更易於應用。此外,理大會繼續與業界和教育機構合作,研發更多可以應用輕成本技術的太空實驗。

【圖、文:節錄自香港理工大學新聞公佈】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