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曾有酸性的霧霾
美國太空總署勇氣號火星車(Spirit)拍攝的哥倫比亞丘陵(Columbia Hills),由七座山丘組成,分別以2003年哥倫比亞號大空穿梭機失事的七位太空人命名,右起第三座山丘是赫斯本山(Husband Hill),高三千一百米,2005年8月勇氣號登上了這座山丘的山頂。 美國伊薩卡學院(Ithaca College)的行星科學研究員,索珊·科爾(Shoshanna Cole)博士發現位於火星南半球的古瑟夫撞擊坑(Gusev Crater)內,曾經存在有腐蝕岩石的酸性水蒸氣。這些具有腐蝕性的酸霧出現在赫斯本山附近,是古瑟夫撞擊坑內哥倫比亞丘陵中的一座。古瑟夫撞擊坑也是2004年勇氣號火星車的著陸地點,它在那裡一直工作到2010年。 科爾博士梳理了勇氣號多個儀器蒐集得到的數據,這輛火星車在工作期間對撞擊坑內裸露的古老岩床進行了近距離接觸與研究。勇氣號在多個地點對一片叫瞭望台類露頭(Watchtower Class outcrops)的岩層進行勘測,這片露出地面的岩層跨度約200米,位於赫斯本德山(Husband Hill)與坎伯蘭嶺(Cumberland Ridge)之間。 勇氣號攜帶的阿爾法粒子x射線光譜儀(Alpha Proton X-ray Spectrometer)確定這些岩石的化學成分是一致的,但是這些岩石在其他設備檢視下卻不太一樣。在坎伯蘭嶺,勇氣號的穆斯堡爾光譜儀(Mössbauer Spectrometer),一種能夠確定土壤與岩石中含鐵礦物類型、含量的儀器,發現該地區岩石中氧化鐵的比例不一,有的甚至鐵含量達到100%,好像曾經有什麼東西與這些岩石中的鐵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反應。 【圖:美國太空總署;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