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新方法助力人更精確探尋外星生物

系外行星按照行星適居性指數排名
美國華盛頓大學虛擬行星實驗室在羅里·巴恩斯(Rory Barnes)教授的帶領下提出一種方法,用以發現最有可能維持生命的太陽系外行星。據報導,目前已有一千個系外行星被確認可維持生命,有超過五千個系外行星作為候選,而它們大部分都是被美國太空總署的刻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巴恩斯教授和他的團隊發明了行星適居性指數,該指數最終能給系外行星排出等級。在這一創新前,科學家們要探尋外星生命必須尋找圍繞恆星周圍的適居帶;該區域的大氣壓力恰好能令系外行星儲存液態水。但這種方法效率較低。 適居性指數將探測一個星體表面是否有較多岩石,然後考慮該星體離心率和反照率之間的關係。如果一個行星的反照率高,就會有更多的光被反射進太空,行星表面溫度則會變低。這種情況下,該系外行星必須縮小與恆星的距離,這樣才能吸收更多能量以維持生命。反之亦然。目前,最有可能發現生命的是KOI 3456.02行星,其適居性指數是0.955。位於第二位的是刻卜勒442b行星,其適居性指數是0.836。而出乎意料的是,地球的適居性指數只有0.829,低於排在前兩位的系外行星。 【圖:華盛頓大學;文:節錄自國家航天局網頁】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