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數年就面目全非的獅子座CW星

獅子座CW星外觀在短短幾年內就已經完全改變
低質量恆星演化到末期時,核心的氫核融合反應逐漸停止,並逐漸膨脹而形成直徑比太陽大了數十倍的紅巨星。而後它們向外拋擲出絕大部分的外層大氣物質而形成行星狀星雲(planetary nebula,簡稱 PN),殘留的熾熱核心歷則經數十億年時間逐漸冷卻。獅子CW目前就正處於紅巨星開始向外拋出大量物質的最後階段。

澳洲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保羅·斯圖爾特(Paul Stewart)表示:雖然我們的眼睛看不到獅子CW星,但它已經成為天空中最著名的恆星之一。如果我們的眼睛能用紅外光觀賞星空,獅子CW將是如今全天空最亮的恆星。然而最讓人興奮的不僅於此,而是它所展現的極端物理學--如此腫脹而明亮的巨獸,卻鎮定的處在自我毀滅的階段;正確的說,它正用自己發出的強光扯碎己身,將濃密的塵埃氣體雲猛拋入星際空間,用最後一點精力為自己辦一場炫麗的葬禮。

這些天文學家利用在夏威夷的凱克望遠鏡(Keck)、在智利的超大望遠鏡(VLT)和正在環繞土星的卡西尼號太空船(Cassini)過去10幾年來所拍攝的獅子CW影像進行研究。在如同汽鍋內一般,熱能和塵埃都極度混亂的狀況下,獅子CW的外觀也隨之不斷改變。這原本是個緩慢的進程,但最新影像卻顯示過去幾年間有比之前更為劇烈的事情發生,讓獅子CW的外觀與過去迥異,再也看不出過去的模樣。這樣的變化讓已經研究它數十年的天文學家相當頭大,苦笑不已。大自然就是選在這樣的時刻,提醒所有人誰才是這世界的老大。

過去二十年來,許多天文學家都嘗試著要去將他們從影像中所見到的狀況套入某種框框架架中,從而衍生出許多複雜的數值理論模型,演算恆星周圍那些空穴或羽狀、盤狀、暈狀等結構。但就在這些天文學家自以為可以完全掌握獅子CW會如何從一種結構變化成另一種結構時,這顆星卻顯然自有主意,使得這些理論模型竟然都只能予以捨棄。

很顯然地,從新影像可知獅子CW一直以來都是隨意的向外拋射高溫塵埃構成的團塊或羽狀結構,毫無規律可言。就像是心理學上著名的羅夏墨跡測試(Rorschach Ink Blot Test)的太空版一樣,每當嘗試去判定每個團塊或節點的基本結構,都會比原本預料的還要多一點。對4歲小孩而言要在雲氣中看到兔子還是大象是很容易的事,可是這顆富含塵埃的星星卻擊潰了那些高端先進的天文學家們。

【圖、文:節錄自台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頁 ;新聞訊息由林景明提供】

發表評論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